高二歷史19世紀中葉的俄國
民粹派運動是指自赫爾岑和車爾尼雪夫斯基為民粹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以后,到19世紀60、70年代民粹主義思潮便逐漸形成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民粹派運動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1)19世紀60、70年代的革命民粹派時期,代表人主要有拉甫羅夫、巴枯寧和特卡喬夫。這時期的活動主要有:民粹主義小組成立、大規模到民間去和恐怖主義活動。(2)19世紀80、90年代的自由民粹派時期,代表人主要是米海依洛夫斯基等。(3)20世紀初的社會黨時期,領導人主要有切爾諾夫等。民粹派運動是體現自恰達耶夫以來俄國東西方道路之爭最激烈的社會運動,同時它也是俄國的社會主義的實際開端,因而在19世紀俄國社會思想史和解放運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世紀下半期俄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受到民粹派運動的影響。
第七單元 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一)選擇題:
1、克里木戰爭的實質是:( )
a、俄英法爭奪歐洲霸權 b、俄英法爭奪世界霸權
c、英法解放土耳其的斗爭 d、英法俄三國瓜分和爭奪土耳其的斗爭
2、俄國在克里木戰爭中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
a、同土、英、法同時作戰勢單力孤 b、1861年改革不徹底,經濟發展緩慢
c、俄國是一個農奴制國家,經濟落后 d、戰爭爆發前后,俄國國內矛盾重重
3、隨著農奴制危機加深,俄國社會出現了要求變革的呼聲,這發生在:( )
a、17世紀 b、18世紀 c、19世紀 d、20世紀
4、簽署廢除農奴制法令的是:( )
a、尼古拉一世 b、亞歷山大一世 c、亞歷山大二世 d、尼古拉二世
5、農奴制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 )
農民在法律上成為自由人 ②農民可以贖買一半土地
③份地贖金額由地主和農民協商確定 ④農奴有權決定贖買那些地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農奴制改革后( )
a、農奴擺脫了地主和村社的奴役 b、激進知識分子對改革感到滿意
c、農奴背負了沉重的債務 d、俄國國內政治穩定、經濟迅速發展
7、日俄戰爭是為了爭奪( )
a、克里木半島 b、塞瓦斯托波爾基地 c、朝鮮和中國東北 d、大連和旅順
8、日俄戰爭的性質是:( )
a、帝國主義戰爭 b、俄國發動的侵略中國的戰爭
c、日本發動的侵略中國的戰爭 d、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戰爭
9、19xx年革命使沙皇政府認識到,為保護貴族地主的利益需要扶植( )
a、農奴 b、工人 c、富農 d軍人
10、下列對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表述錯誤的是:( )
a、土地改革促成了俄國經濟的大發展 b、土地改革中嚴重損壞了貧苦農民的利益
c、改革導致了社會矛盾愈發激烈 d、改革阻止了革命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