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動的調節
講述:下面我們以哺乳動物精子的形成過程為例,具體學習減數分裂的過程。(1)精子的形成部位:睪丸(精巢)的曲細精管中。(cai軟件顯示哺乳動物辜丸示意圖,曲細精管處閃爍3次。)
講述:曲細精管中含有大量的原始生殖細胞,也就是精原細胞。每個精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都與體細胞的相同。當雄性動物性成熟后,睪丸里的一部分精原細胞就開始進行減數分裂,經過減數分裂以后,精原細胞就形成了成熟的生殖細胞——精子。下面我們看一看哺乳動物精子的形成過程)
(2)精子的形成過程:(cai軟件動態顯示哺乳動物精子的形成過程。)
講述:大家先看兩遍減數分裂的過程,建立一些感性認識,在我們具體學習減數分裂過程前,先講述幾個概念。
講述:像受精卵細胞中兩條稍大一些的染色體,它們形狀大小基本相同,其中一條淺色的表示來自精子,即父方,另一條黑色的表示來自卵細胞,即母方,這兩條染色體叫做一對同源染色體。圖中所示的受精卵中有兩對同源染色體。
討論:精子和卵細胞中有同源染色體嗎?為什么?
講述: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叫做聯會。聯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聯會結果就形成了四分體,即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4條染色單體。講述:在學習了上述概念的基礎上,我們來看看精子是如何形成的。(cai軟件示精子的形成過程;略。)
講述:精子是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后形成的。精原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連續進行了兩次分裂。在第一次分裂間期,精原細胞中的染色體經過復制,縮短變粗,染色體復制以后,細胞就成為初級精母細胞。初級精母細胞中的染色體經過聯會,形成四分體,細胞進行第一次分裂。
在細胞分裂的同時,細胞內的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結果一個初級精母細胞便分裂成兩個次級精母細胞,而此時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也減少了一半,細胞內不再存在同源染色體。減數第一次分裂結束。
減數第二次分裂是從次級精母細胞開始的,細胞未經染色體的復制,直接進入第二次分裂。在細胞第二次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和前面所學的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非常相似,細胞內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這一位置后,接著進行分裂,于是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分別移向細胞兩極。與此同時,細胞分裂,結果生成了精子細胞。精子細胞經過變形后成為精子,兩個次級精母細胞最后生成了四個精子,減數分裂結束。
總結提問:1.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后,形成的細胞叫什么?
減分i間期
精原細胞————→初級精母細胞
2.減數第一次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的結果,各生成了什么細胞?
減分i
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
減分ii
次級精母細胞————→精細胞
3.精子中的染色體數目比精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減少了一半,是由兩次分裂中的哪一次分裂決定的?(減數第一次分裂)
4.為什么說減數分裂是特殊的有絲分裂?
其特殊性表現在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有同源染色體配對,同源染色體分離等復雜的染色體行為變化,在完成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染色體數目減半;而減數第二次分裂,染色體行為變化與有絲分裂相似。因此,減數分裂是特殊形式的有絲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