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動的調節
小結: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孟德爾發現的這兩個遺傳規律對于我們人類認識自然,了解人類自己有多么重要的意義。尤其在當前,我們正處于一個新世紀的開始,如何解決好我們國家發展過程中提高糧食產量,提高人口素質,特別是在計劃生育政策下,進行優生優育等很多問題都有待我們利用我們所學到的遺傳學知識去研究、去解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面臨眾多的課題,這不僅需要我們掌握好現代科學知識,而且,要學習孟德爾的科學精神。
6.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
講述:我們都知道,孟德爾并不是進行遺傳學研究的第一人,在孟德爾之前,有不少學者都做過動植物的雜交試驗,試圖發現這其中的規律,但都未總結出規律來。孟德爾卻以他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發現了遺傳的兩大規律。
提問:為什么孟德爾會取得這么大的成果呢?我們從中應該得到那些啟示呢?請同學們看書至課文結束,進行小組討論,并進行總結。(回答:1.科學的方法:1)正確地選擇了實驗材料。2)在分析生物性狀時,采用了先從一對相對性狀入手再循序漸進的方法(由單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3)科學設計了試驗程序。2.科學的態度和精神
在實驗中注意對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狀進行記載和分析,并運用了統計學的方法處理試驗結果。)
小結:孟德爾試驗的成功給了我們以很大的啟示,即進行科學實驗必須具備的幾點精神:1.科學的工作態度和方法: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由簡單到復雜;并注意觀察試驗現象,不放過任何一個試驗現象。2.運用先進的科學成果,如孟德爾首先將統計學的方法用于生物實驗的分析。3.科學地選擇試驗的材料。4.有一整套的科學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第六章 遺傳和變異 第三節 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
教學目的(一)知識要求1.理解染色體組型的概念。2.以xy型為例理解性別決定的方式。3.以人的色盲為例理解伴性遺傳的遺傳規律。(二)能力要求:初步學會人類染色體組型分析的方法。(三)品德要求1.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合作精神。2.通過學習和理解伴性遺傳的傳遞規律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
教學重點1.染色體組型的概念。2.xy型性別決定方式。3.人類紅綠色盲的婚配方式及伴性遺傳的規律。
教學難點1.人類染色體組型的分組特點。2.人類紅綠色盲的婚配方式和伴性遺傳規律。
教具準備:人類體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的放大照片、剪刀、鑷子、膠水、16開硬紙板,人類體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組型的動畫設計、三種遺傳規律的總結投影。
教學方法:學生探究實驗,教師講述和談話,學生練習和推理相結合。課時安排:二課時。
引言:(復習提問:通過學習第五章的知識,你知道生物個體發育的起點是什么嗎?)在生物界中,同是由受精卵為發育起點的個體,在它們的個體發育過程中,有的發育成雌性,有的發育成雄性;雌雄個體為什么在有些遺傳形狀上表現得有所不同?這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
為了弄清楚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的規律,我們先要認識一下什么是染色體組型。(學生回答:生物體細胞中的全部染色體。)
提問:通過前面學習的有關知識,你認為在什么情況下觀察染色體的數目、大小、形態最清晰,為什么?(學生回答:在有絲分裂中期。因為此時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體的形態比較固定,數目,大小比較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