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動的調節
提問:在有絲分裂中期,每條染色體的組成是怎樣的?(學生回答:在有絲分裂中期,每條染色體都含有兩條染色單體,并且,這兩條染色單體之間不是完全分開,而是由一個共同的著絲粒連接著。)在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畫一個簡圖。
根據染色體上著絲粒的位置,可以將由著絲粒向兩個未端伸展的部分分為染色體的兩條臂——長臂和短臂,再根據兩條臂的有無和長短比例,可以找出某種生物體細胞中的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將染色體的形態分成幾個類型并分組。
引言:上節課我們通過對人類兩種性別染色體組型的分析,你發現了什么問題?(學生回答:在人類兩種性別的體細胞染色體組型中發現,有相同的染色體,也有不同的染色體。)在人類兩種性別的體細胞中相同的染色體叫常染色體,如1~22號染色體;不相同的染色體叫性染色體,如人類的x染色體和y染色體。我們今天研究的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就和性染色體有關。
所謂性別決定一般是指雌雄異體的生物決定性別的方式。細胞遺傳學的研究表明,生物的性別通常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根據生物體細胞中的性染色體的差異,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xy型,一種是zw型。
人類的性別決定方式就是xy型,在人類女性體細胞中的一對性染色體是同型的,用表示;人類雄性個體體細胞中的一對性染色體是異型的,用xy表示。
提示:應用前面學習的孟德爾的分離定律,我們以xy為男性,以為女性,寫出在正常自然情況下,男女婚配后,所生孩子的性別比例會怎樣?(在學生練習時,請2名學生在黑板上寫。)學生回答:在自然狀況下,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
講述:xy型性別決定在生物界中是比較普遍的,很多種類的昆蟲、某些魚類和兩棲類,所有的哺乳類動物以及很多雌雄異株的植物,如菠菜、大麻等都是屬于這種類型。
人們對遺傳現象進行研究時發現,有些性狀的遺傳現象常常與性別相關聯,這種現象就是伴性遺傳。
同學們觀察書中圖,看看這兩幅圖究竟畫了什么?咱班只有 男同學沒有發現圖中所畫內容,看來這些同學在色覺上出了點問題。他們實際上患了色盲癥。
閱讀:書第44頁小字材料(給3分鐘)。這段文字說明了什么?你從中悟出些什么?(學生回答:這段文字寫了偉大的科學家道爾頓是第一個發現色盲的人,也是第一個被發現的色盲患者。道爾頓善于捕捉現象的細微之處,并及時分析研究,這就是科學家的科學素質。這是現代中學生應該好好學習的。)
講述:紅綠色盲是最常見的人類伴性遺傳病,患者由于色覺障礙,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區分紅色和綠色。如何解釋這種?
科學家們發現,原來這種病是位于x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b)控制的,y染色體由于過于短小而沒有這種基因。因此紅綠色盲基因是隨著x染色體向后代傳遞的。
提示:根據基因b和基因b的顯隱性關系,說出人的正常色覺和紅綠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現型。(學生邊回答教師邊寫在黑板上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現型 正常 正常(攜帶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學生討論回答:通過對遺傳圖解的分析和統計,我們發現色盲遺傳有以下幾個特點:1.母親若患病,其兒子必患病;母親若是攜帶者,其兒子患病的幾率是50%;2.父親若患病,其女兒至少是攜帶者;3.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