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動的調節
提問:胚胎發育早期出現羊膜、羊水對動物的胚胎發育有什么重要意義?(回答:防震和保護作用。)
講述:羊膜、羊水不僅保證了胚胎發育所需的水環境,而且具有防震和保護作用,使這些動物增強了對陸地環境的適應能力。
小結:以上我們以青蛙為例講述了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1)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分為幾個階段?(2)青蛙的胚胎發育的全過程要經過幾個階段?(3)青蛙的胚后發育有什么特點?(4)爬行類、鳥類、哺乳類胚胎發育與青蛙有什么不同?
第六章 遺傳和變異 第一節 遺傳的物質基礎 一、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教學目的1.通過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理解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2.通過重演科學家發現dna是主要遺傳物質的過程,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和實驗設計的基本步驟。3.通過自己設計驗證性實驗,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1.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的原理和過程。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原理和過程。3.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
教學難點1.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的原理和過程。2.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
教學用具:投影片、錄像片、教學軟件。教學方法:教師引導啟發與學生觀察探索相結合。
教學模式:引導探索式。程序是:設疑導入→探索(建立假設→討論驗證)→歸納總結→反饋運用。課時安排 1課時
引言1: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每一種生物通過生殖可以產生后代,產生的后代與親代既有相似的特點,也有不同的特征,說明生物體同時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那么遺傳和變異是怎樣發生的?生物體內什么物質起著決定性作用?遺傳和變異有什么共同的規律呢?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研究這些問題。
引言2:生物之所以具有親代的特征是由于在生物體內具有對遺傳起決定性作用的物質,也就是遺傳物質。
問:在生物體內存在著許多種化合物,而對遺傳有重要作用的物質是什么呢?(答:是dna。)
科學發展到今天,dna是遺傳物質已經是眾所周知,不容質疑的了。你有什么證據證明dna是遺傳物質呢?
今天我們就和科學家一起來尋找dna是遺傳物質的證據,同時我們還要理解科學家的設計思路和實驗設想,并且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進行科學研究時首先遇到的是選擇合適的實驗材料,這是科學研究成敗的關鍵。
問:無論是高等的、復雜的生物,還是低等的、簡單的生物,它們共同具有的物質基礎是什么?(答:是蛋白質和核酸。)
問:既然都含有核酸,你覺得選擇什么樣的生物做實驗材料合適呢?為什么?(答:低等的,簡單的生物。因為這樣的生物結構簡單,含有的物質少,分析起來簡便、快捷,容易得出結論)
問:你能試著說出幾種生物嗎?(答:能。像病毒,細菌都可以。)很好!這位同學的想法與科學家的思路是一致的。
1928年,英國科學家格里菲思用一種細菌——肺炎雙球菌進行了實驗。(展示投影片)(邊投影邊講述)
肺炎雙球菌有兩種類型:一種是r型細菌,無多糖類的莢膜,是無毒性的,注入小鼠體內后,小鼠不死亡。另一種是s型細菌,有多糖類的莢膜,是有毒性的,注入到小鼠體內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如果用加熱的方法殺死s型細菌后注入到小鼠體內,小鼠不死亡。下面又做了一個實驗,將己殺死的s型細菌與r型細菌混合后注入到小鼠體內,小鼠卻死亡了,而且在尸體上分離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