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教學難點】:
卵石是由什么構成的,每一類卵石訴說的中心是什么,卵石的生命歷史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什么是“特殊的語言”。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會8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卵石的形成過程。
教學重難點:
整體把握文章思想內容。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整體感知。
1、導語:同學們,大自然可以告訴我們無窮的奧秘。今天,老師帶你們到“大自然”中去,考察一種形態奇特的石頭。讓我們跟隨著攝像機的鏡頭開始考察第一站,思考兩個問題:你看到的這些石頭一般都分布在哪里?它們的形狀像什么?
2、觀看卵石的樣子。
3、觀后交流。
師:我們把這種像鳥卵,像核桃,像豆粒一樣的石頭,叫做卵石。(板書:卵石)它們一般分布在河灘、海灘。今天咱們要學習一篇有關卵石的課文,這些卵石會說話,聽聽它們都給我們說了些什么吧?自由讀讀課文,讀完后要自學生字詞。
二、初讀感知。
1、學生初讀課文。
2、匯報交流:
(1)字音:玲瓏、蕩漾、孿生、棱角、娓娓動聽
(2)字形:漾 棱
(3)河邊的卵石說些什么話,這篇課文主要給我們講了些什么?(河邊的卵石形態、河邊卵石的特殊語言。)
3、師:課文的主要內容我們清楚了,現在讓我們走近這些河邊的卵石,它們都是什么樣子啊?讀一讀文章1—3自然段,用“ ”畫出描寫河邊卵石的句子。
三、重點研讀。
1、學生自學。
2、匯報交流:
(一)了解卵石的外形特點。
重點句子:那些光滑滾圓的小石子,有的紅紅的像瑪瑙,有的帶著一條條水波似的淺綠條紋,有的純凈得像精鹽一樣雪白。
(1)學生自主匯報。
(2)引導:這個句子主要描寫了卵石的哪些方面?(形態、顏色、花紋)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形象、生動)
(3)指導感情朗讀。
(二)了解卵石的故事。
1、師:從1—3自然段中,你們除了了解河邊卵石的形態特點,還了解了什么?(卵石有自己的故事。)
2、指名讀3自然段。
小結:這些故事必須用特殊的語言才能讀出來。同學們,河邊的卵石還擁有怎樣特殊的語言呢?請大家接著往下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卵石的形成過程,并學會用見解的語言進行概括。
了解說明文的特點,認識科學小品文筆輕松短小精悍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卵石是由什么構成的,每一類卵石訴說的中心是什么,卵石的生命歷史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什么是“特殊的語言”。
以篩選、提取有價值的信息為目的,從而使學生豐富自己的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河邊可愛的卵石,看到了它們的形態,大家喜歡它們嗎?這節課,咱們來學習它們特殊的語言吧!
二、教學課文第4—11自然段
1、學生默讀課文,圈點勾畫。
2、匯報交流:
“這些故事必須用特殊的語言才能讀出來。讓我們也來學習這種語言吧!”中的“特殊的語言”指的是什么?
預設句一:它們像是屋頂的瓦片似的,層層疊疊地一塊斜靠著一塊,把身子傾斜的一面朝向上游,而把翹起的一頭指著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