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16、我的故鄉在北京 昆明湖 清亮 熱愛 眷戀
長城 帶花
17、美麗的晉祠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掌握文中生字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2.體會文中運用描寫手法和修辭手法的效果,品位優美和生動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
學習說明描寫相結合的表達方法,品味語言。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晉祠的“美”,激發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從生動形象的語言角度入手感受晉祠的“美”。
教學難點 在說明文中通過合理的順序的安排表達感情。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跟隨作者前往了首都北京,欣賞了西山、清亮的昆明湖、生機昂然的長城,今天讓我們一同跟著梁衡到晉祠去看看。那里有青青的山,郁郁的書,亭臺蓮池,樓臺殿閣。當然我們需要的不僅是晉祠山水的自然之美,更需要理解晉祠歷史文化的豐富內涵。
自由地朗讀課文,看看課文圍繞著晉祠都寫了些什么?
二、初讀感知。
1、學生初讀課文。
2、檢查交流:
(1)讀準下列字音。
屏障、蕭疏、心曠神怡、偃臥、虬枝盤曲、蒼勁、紋絲不亂、冉冉不絕、風韻
(2)字形:祠、槐
(3)文章圍繞著晉祠主要寫了些什么?(文章圍繞著晉祠的美,主要介紹了晉祠的山美,古老蒼勁的樹木,這里的水多、清、靜、柔,還極具匠心的小品。)
3、 讓學生談談初讀感受。(了解學生預習層次及其內在能力)
三、精讀課文,感受“美”
(一)研析,感受自然美
1. 總領晉祠自然美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從中可以看出作者認為晉祠的自然美在什么地方?(山、樹、水)下面咱們來欣賞一下作者是如何描寫晉祠的美,首先咱們來讀讀描寫山的部分,邊讀邊找出你認為最美的句子。
2、感受晉祠的山:學生默讀課文,勾畫感受深刻的句子。
句子準備: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長長的,又如伸開的兩臂,將晉祠擁在懷中。春日黃花滿山,徑幽香遠;秋來草木蕭疏,天高水清。
(1)學生自主匯報。
(2)晉祠的山有什么特點?(巍巍的、長長的)巍巍的是什么意思?(高大)
(3)這句話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還使用了分號,將層次劃分出來。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有感情地朗讀這個句子。師:晉祠不僅山美,還有樹也很有特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感受了晉祠山的獨特的美,這節課讓我們接著走進晉祠。
二、重點研讀
1、感受晉祠樹的特點:古老、蒼勁見長(蒼老挺拔)
重點句子:有兩棵老樹: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樹干勁直,樹皮皺裂,頂上挑著幾根青青的疏枝,偃臥在石階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盤曲,一簇簇柔條,綠葉如蓋。
水邊殿外的松柏槐柳,無不顯出蒼勁的風骨。以造型奇特見長的,有的儼如老嫗負水,有的挺如壯士托天,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