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3、那么此文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分別怎樣呢?
4、請用自己的語言簡單說說——簡單并且條理清楚地復述訓練
(重點夯實故事開端與發展中的幾個要點:開端(實力對比);發展(三個不許與他的喝酒彈琴))
四、小結
僅僅了解了故事情節,這個故事聽的過癮嗎?
當我們將人物、事件由文字變成畫面,仿佛在頭腦中放電影的時候,故事就格外有意思了。
下節課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深入的學習課文,看看是不是更有意思。
課下可自主閱讀《三國演義》相關部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通過深入讀文,感知人物形象(重點)
2、 嘗試合理想象創造性復述課文(難點)
3、 對人物和故事有自己的評判,通過人物的代換,理解智慧和勇氣的內涵
作業:
1、 較具體地復述課文,講故事
2、 討論并簡單歸納自己的觀點及理由,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指名簡單復述課文,回憶文章主要內容。
二、小說寫了哪幾個人物?你喜歡哪個人物?
(一)你為什么喜歡諸葛亮?他的性格特點是怎樣的呢?(足智多謀、考慮周到、聰明機智、沉著冷靜)
你是怎樣看出來的?文中哪些語句和情節體現了這些特點?
引導學生回到課文,找出能體現諸葛亮性格的句子或情節。
句子一:在這千鈞一發之時,諸葛亮卻表現得比往常更加鎮定。他對驚慌失措、面如土色的守城將士們說:“你們不要害怕,我早已料到司馬懿會孤軍深入的,我不是已經派魏延率兵下了嗎?為的是堵住司馬懿的后路,好狠狠地打他。我是故意留下這座空城來引誘司馬懿進兵的。”
(1)學生自主匯報。
(2)驚慌失措、面如土色是什么意思?這里指的誰?(守城的將士們)而諸葛亮卻是?(比往常更加鎮定)
(3)誰來讀讀諸葛亮對守城將士們說的話?聯系上下文,想一想諸葛亮說的話是真的嗎?他這樣做是為了?(穩定軍心)
(4) 指導個性化朗讀。師評價。
總結:在安定了軍心后,他又做了些什么?點讀2自然段。(布置城門)
句子二:諸葛亮坐在城樓之上,滿面笑容,喝酒彈琴,輕松自如,沒事人一般。
(1)學生自述觀點。
(2)這里你最佩服諸葛亮的什么方面?(鎮定自若)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輕松自如、沒事人一般)
(3)設置情景朗讀:司馬懿的15萬人馬即將攻城之時,諸葛亮心理忐忑嗎?他……
如果計謀被識破,他們將面臨城破,活活被擒的命運。諸葛亮知道嗎?他仍然……
這就是一代大將的風采,面對這樣危急的關頭依然鎮定自若。
(4)小結:諸葛亮的計謀成功了沒有,請大家接著往下讀。諸葛亮還有什么值得我們佩服的地方?(知己知彼,知道司馬懿對他非常了解,知道他平時不會隨意冒險。)
句子三:諸葛亮見司馬懿的兵馬撤退了,心中好像卸下了千斤石塊,不禁拍手大笑起來。
(1)學生自主匯報。
(2)對比上句,體會兩處“笑“一樣嗎?(不一樣,前者是為了計謀而假裝出來的笑容,而此時是在心頭卸下千斤巨石的笑容。)
(3)齊讀該句子。
句子四:
這些句子都是從正面來寫諸葛亮,表現了他的機智勇敢。還從哪里能體會到他的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