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未來版)
教學過程:
一、師問:一個小朋友叫小虎,看見別人做什么事,就跟著做,結果做了錯事。他的毛病在哪里?(學生回答。)
師:應該怎樣做呢,請聽一段故事?(請學生朗讀資料:《摘梨》)
師:許衡是怎樣做的?為什么?(學生回答。)
師小結:許衡做得很對,他知道不是他的東西,他不應該拿的。說明他是個是非分明的人。文中的方小強是不是是非分明的人呢?請同學們看一看。
師問:方小強沒有去幫助別人打架,也沒有幫助表弟打架,而是批評了表弟和小剛,因為他倆做得都不對,最后還讓他們相互道了歉,并和好了。通過這兩件事,大家更佩服方小強了,他也因此被評為“是非分明的好隊員”,你佩服他嗎?如果當時小強去幫助他打架,事情會怎么樣呢?請同學們分組表演一下。看哪組表演得好?(學生分組表演,教師點評。)師小結:同學們都已經表演出了不注意分清是非的結果,不是同學間傷了和氣,就是相互記恨,團結就沒有了,凝聚力也沒有了,勢必給集體帶來不良的后果。(板書:要有主見 不要盲目跟隨)
二、課堂練習:
選一選:一天下午放學,一名六年級的大同學在路上攔住了一名四年級的小同學要錢,那名小同學說沒有,這名六年級的同學就動手打人。這時,還有兩六年級的個子小一些的同學站在旁邊,他會怎樣做呢?如果你遇到了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
(1)跟著那名同學打小同學,要小同學的錢。 ( )
(2)站在旁邊看熱鬧。 ( )
(3)趕快離開現場,免得找麻煩。 ( )
(4)走上前去制止。 ( )
(5)找別人來幫忙,救護小同學。 ( )
板書設計:
遇事分清是非
要有主見 不要盲目跟隨
教學反思:
第11課 維護自己的尊嚴
教學目標:1、敬佩敢于維護自己尊嚴的人。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2、維護自己的尊嚴。不允許別人歧視、嘲笑和侮辱自己。3、在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彬彬有禮、熱情幫助、不卑不亢。4、知道一些懂得維護自己名譽的人物的事跡。
教學重點、難點:敢于維護自己的尊嚴,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
教學方法:引導、感受、了解
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敬佩敢于維護自己尊嚴的人。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2、維護自己的尊嚴。不允許別人歧視、嘲笑和侮辱自己。3、在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彬彬有禮、熱情幫助、不卑不亢。4、知道一些懂得維護自己名譽的人物的事跡。
教學重點、難點:敢于維護自己的尊嚴,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
教學方法:引導、感受、了解
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語:廣州白云機場有一個乞丐在行乞時,有一個乘客鄙夷地將施舍的錢物用力地扔在乞丐的臉上,該乞丐不滿這種施舍態度,認為有傷他的自尊,他說:寧可餓死、凍死也不需要這種施舍。根據這件事,許多網友發表了評論。
請你以“乞丐有尊嚴嗎?”參與討論。
2、議一議:乞丐有尊嚴嗎?
3、小結:你可以不去施舍,但你絕不能因為施舍了別人錢物就有權利去侮辱別人的尊嚴。哪怕他只是一個乞丐,哪怕他在伸出乞討的雙手時已經輕賤了自己的人格與尊嚴,但是你,作為一個旁人,均無權因此而雪上加霜,去侵犯他僅剩下的一點人格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