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未來版)
2、辯論:規則多,是方便還是不方便?
3、將你的看法寫在書上15頁。
4、小結:社會生活中正是有了這么多的規則,約束著人們的活動,雖然給個別人帶來了不方便,卻給我們大家的生活帶來了方便,遵守規則給我們的生活增添光彩。
三、布置任務。
讀15頁“留言板”上的話,去進行調查走訪。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感受社會生活中規矩的作用,初步懂得規則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2、知道要遵守社會生活中的各項規則。3、初步形成規則意識。
教學重點:知道要遵守社會生活中的各項規則。
教學難點:做個自覺遵守規則的好孩子。
教學方法:引導、感受、了解規則,形成規則意識。
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
教學準備:搜集各行業的行業規則條款;布置學生訪問身邊不同職業的人,看他們的行業規則是什么。
教學過程:
一、檢查任務完成情況。
1、上節課我們布置的調查走訪任務誰做了?請舉手。
2、請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填寫16頁的表格。
二、分小組討論。
1、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規則,你認為這些行業為什么要制定這些規則?
2、你走訪的人對各自行業的規則有什么看法?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看法?
3、你認為這些行業規則對從業者本人、對行業、對行業所面對的人群、對社會上其他人群有什么積極的意義?
4、我們小學生該怎么做才是遵守規則呢?
5、提出要求:(1)請一位同學在規則卡上一條一條記下來,負責報告。(2)認真聽別人的發言,相互補充。
6、小組討論,匯報。
7、小組學生代表上臺展示。
8、小結:社會生活中處處有規則,它約束著人們的活動,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你曾經有過不守規則的行為嗎?趕快悄悄地改掉吧,遵守規則給我們的生活增添光彩。
板書設計: 社會生活中的規則
各行各業 處處有
各種規則 要遵守
教學反思:
第4課 國家的規則
教學目標:1、要培養學生初步形成法制觀念,初步養成守法意識。2、學會運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簡單了解《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與少年兒童有關的法律法規,初步了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懂得法律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了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懂得法律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學會運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教學方法:引導、感受、了解規則,形成規則意識。
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
課時安排:2 課時。
教學準備:《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憲法》、《國旗法》《水法》等法律法規的內容。
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