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未來版)
2、小組討論,匯報。
3、小組學生代表上臺展示。
4、班委會組織組長會議,將各自小組的方案在會上交流。
5、組長帶著班委會的討論結果,再一次組織本組成員討論,分別提出具體內容。
6、班委會對各小組上交的班規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做部分調整、修改和完善。
7、各小組的同學再次討論、通過。
8、將班規張貼在黑板旁邊,督促同學們按照規定去做。
板書設計:
學校里的規則
學習 討論
制定班規
第3課 社會生活中的規則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感受社會生活中規矩的作用,初步懂得規則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2、知道要遵守社會生活中的各項規則。3、初步形成規則意識。
教學重點:知道要遵守社會生活中的各項規則。
教學難點:做個自覺遵守規則的好孩子。
教學方法:引導、感受、了解規則,形成規則意識。
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
教學準備:搜集社會公共生活中規則的條款或約定俗成的規則;搜集各行業的行業規則條款;布置學生觀察社會公共生活的規則,注意公共場所的提示語、宣傳欄等;布置學生訪問身邊不同職業的人,看他們的行業規則是什么。
課時安排: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感受社會生活中規矩的作用,初步懂得規則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知道要遵守社會生活中的各項規則。
教學難點:做個自覺遵守規則的好孩子。
教學方法:引導、感受、了解規則,形成規則意識。
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
教學準備:搜集社會公共生活中規則的條款或約定俗成的規則;搜集各行業的行業規則條款;布置學生觀察社會公共生活的規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感知規則的普遍性 。
1、創設情境: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我們就來玩一次游戲。
2、剛才這個游戲有什么規則?誰來說說看。
3、課件出示課題:社會生活中的規則),齊讀課題。
二、觀察和發現。
1、打開書,看14頁的四幅圖中蘊含有哪些規則。
2、你是怎么知道這些規則的?
3、這些規則是以什么形式提醒大家注意遵守的?(提示語、標志圖示、條款)
4、除了這些,在生活中,你還發現了哪些規則?
三、思考和辨析。
1、討論:人們說“生活處處有規則”,有規則就有約束;有人說,有約束不自由,規則太多不方便。你是怎么看這個問題的?(分小組討論。指名匯報討論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