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未來版)
生:交流購買計劃,說一說理由,評一評每個人的計劃是否合理,選擇考慮比較全面的花錢計劃,在全班作介紹。
師:經過今天這節課的探討,你們認為錢究竟應該怎樣花?(學生自由發言。)
師:給大家建議,合理消費,符合實際。(出示幻燈)愿同學們都能成為有頭腦的消費者。
板書設計: 這些東西哪里買
購物計劃
購物場所
如何購物
教學反思:
第14課 購物的學問
活動目標:1.學習購物的基本常識,懂得什么是“三無”產品,了解發票的作用。2.具有辨認“三無”產品的能力,初步樹立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3.購物時不一味追求名牌、相互攀比,養成勤儉節約的好品質。
活動準備:學生:1.根據購物設計并填寫好購物卡和友情提醒卡。2.自帶一件商品,收集購物票具、商品標簽和包裝袋。
教師:1.大頭娃娃圖(配解說詞)。2.多媒體課件制作、錄像資料。
課時安排:5 課時。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通過調查比較商品的不同價格,學習選購商品的初步常識。2、形成獨立的購買簡單生活和學習用品的能力。3、具備初步的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懂得購物的常識,學會購物。
教學難點:具備初步的消費者保護意識。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購物常識資料。
教學過程:
活動一 價格的秘密
一、比一比,談發現。
1、早上6:00大白菜:0.5元/500g 下午6:00大白菜:0.3元/500g
2、說說:商品的價格在什么情況下會變化?
3、做個調查表:價格變化原因調查表。
二、討論研究。
1、看看大家的調查表,想想商品的價格為什么會發生變化。
2、分組討論研究,把大家的發現記錄下來。
三、小小辯論會。 以下兩種觀點,你贊成哪種觀點,開展一次小小的辯論會。
觀點一: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
觀點二:價廉物美,便宜也有好貨。
活動二 買東西看什么
一、談話導入:購物的學問有很多,我們買東西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才能買到又實用又便宜的商品。
二、實踐活動:1、參與一次家庭購物,說說你學到了哪些選購商品的知識。2、指導填寫表格:書上p60。a、購買物品。 b、需要考慮的問題。 c、其他。
三、辯一辯:媽媽說買東西,可不能全看廣告。你認為對嗎?發表一下看法吧。
四、活動:搜集一些商品的標簽和包裝袋,學會辨認生產日期和有效期,從商標上還可以獲得哪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