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湘教版)
6.小組實驗,師巡回指導。
7.小組匯報實驗結果,組織交流,啟發引導,得出結論(其他條件一樣的情況下,運用斜面一定省力,而且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
(1)在這一環節中,可讓各小組派代表上臺匯報他們實驗的經過及結果,接受其他同學的質疑。
(2)對交流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除了共同討論之外,還可以用師生共同實驗的方法來驗證真偽。
8.說說在這個實驗過程中你還有什么新的發現沒有?
三、聯系應用,擴大認知
1.斜面果然能夠省力,在日常生活中你們看到過利用斜面的地方嗎?
2.老師也有一些照片請同學們看看,想想其中的奧妙。出示生活中人們應用斜面的照片,讓學生說說其中的斜面原理。
四、小結延伸,鞏固聯系
1.學了今天的課,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2.完成作業本作業。
第 6 課 有趣的傳動
教學目標:
1、通過制作實驗發現齒輪傳動的秘密。
2、了解齒輪傳動的規律,知道其它幾種常見的傳動方式,
3、關注科學技術對社會生活帶來的影響。
教學重點:
要學生在探究中認識,齒輪的相互作用可以改變運動的方向和改變運動速度。
簡單機械大聯盟,是單元學習的總結與運用。
教學準備:
教師:廢舊電動玩具汽車一輛,實驗用齒輪一組、介紹其它傳動方式的圖片或視頻。
學生:齒輪組(盡量在課前收集,若難于保證所有小組都有實驗材料則帶領學生制作)
教學建議:
本課是第二單元的總結課。除了認識各種各樣的傳動方式外,還期待同學們能對本單元所學內容進行整理回顧。一課時若不夠用可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奇妙的齒輪、各種各樣的傳動方式”,第二課時“簡單機械大聯盟”。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提出問題:小馬達是通過什么裝置將動力傳到玩具小車的車輪的?
二、新授:
(一)奇妙的齒輪:
1、感受功能:分組把玩帶來的電動玩具汽車,功過觀察探究感受齒輪能夠起到傳力的作用。
2、探索奧秘:
(1)、介紹齒輪制作方法,發放齒輪組合。 (齒輪制作方法1:按照課本用卡紙制作;2:用瓦楞紙和塑料瓶蓋黏制)
(2)、分組實驗記錄。
實驗記錄表
齒輪變化 齒輪的轉動方向 齒輪傳動圈數
齒輪1
齒輪2
齒輪3
我們的發現: 。
(3)、匯報研討:分析自己小組的實驗數據,你發現了齒輪傳動的哪些秘密?
3、生活中運用齒輪的例子。(鐘表、自行車等)新課標第一網
(二)各種各樣的傳動方式
1、觀看圖片、視頻,認識更多的傳動方式。
2、你還見過哪些轉動裝置,它們也幫助人們提高工作效率嗎?(鏈條、皮帶、齒輪)
(三)簡單機械大聯盟
1.生活中,人們常各種簡單機械用各種傳動方式組合起來,自行車上就集合了各種簡單機械,試試看,誰最具慧眼,能發現它們。
2.胡小楠同學設計的吊橋。(課本38頁)
3.你們也能利用本單元所學設計制作除自己的小建筑或小玩具嗎?
(1)獨自思考后,與小組同學討論設計:將各種傳動裝置和簡單的機械組合起來。小組內選取最優設計方案。
(2)利用現有材料,分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