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湘教版)
教學導入:
談話:上節課同學們對家鄉地貌的描述很準確也很生動,課后我根據實際情況做了一個咱們家鄉的地貌模型。
(展示教師制作的模型)
講解:同學們不用羨慕,因為今天這節課你們可以親自設計并制作一個地貌模型。為了將模型做得更漂亮,組內同學先商量一下,想用什么材料來制作?具體怎樣分工合作?請制定一個計劃。
小組討論
講解:為了做今天的模型,老師也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有泥、沙石、樹葉、水、各種顏色的粉筆灰、橡皮泥等。下面大家就利用老師準備的和你們現有的材料來制作。
要求:做好分工,由每組的材料員統一拿材料,用多少,拿多少,多了的馬上送回,衛生監督員隨時保持周圍的衛生。另外各組制作的模型不能太復雜,因為大家制作的時間只有20分鐘,模型中一定要標記方位。
學生分組制作活動。(中途可讓學生到別的小組去“取經”)
講述: 剛才,我們各組按各自的描述做了一個地表模型,做得怎樣呢?下面大家相互參觀一下。
學生離座參觀各組作品。
學生談參觀感受。
請做得好的小組介紹經驗。
3 地球的內部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 能根據火山、地震等自然現象傳遞出的信息,對地球內部的情況做出自己的猜想。
2. 能用資料來驗證自己關于地球內部的猜想。
3. 能制作出地球內部結構的模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對地球內部的探索、開發利用進行大膽的想象。
科學知識
1. 知道地球內部是一個運動著的高溫、高壓的環境,地球內部有熾熱的巖漿。
2. 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是由地殼、地幔、地核三個部分組成。
教學重點:了解地球內部的結構
教學難點:根據自然現象做出有關地球內部結構的猜想
教學準備
有火山、地震、地熱等自然現象的視頻課件,不同顏色的橡皮泥、小刀、煮熟的雞蛋。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談話:在教學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我手上有一個密封的膠卷盒,在不打開蓋子的條件下,你們能想辦法知道盒子里裝的是什么嗎?
學生匯報方法,教師按照學生的想法進行實驗,然后依據所得的信息進行判斷:盒子里可能是什么?
二、了解地球內部構造。
1、師:盡管我們看不到膠卷盒里到底是什么,但是我們還是有辦法獲得它的一些特征,并且根據這些特征作出猜測、判斷。其實地球也象一個無法打開的膠卷盒,那么關于地球內部的信息我們可以通過哪些現象去猜測呢?
2、師:我們先來看一組有關地表現象的圖片、視頻。。
(課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熱、海嘯等圖片和視頻,讓學生進行觀看。)
3、你能根據這些現象作出有關地球內部的猜想嗎?說說猜想的依據。
(讓學生進行充分交流,注意讓學生說出一些現象和判斷。)
4、師:科學家們又是通過哪些途徑來收集并了解有關地球內部的信息的呢?可以通過發射地震波來進行檢驗,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閱讀書上49頁相關內容。說說地球的結構并說說這些部分分別在地球的什么位置?
5、師:看到這個地球內部的構造示意圖(課件展示),你覺得像什么?我這有一個切開的熟雞蛋,,對照一下這張地球內部的構造圖,確實類似,請你們在記錄本上畫一幅切開的雞蛋圖,并標出地殼、地幔、地核。(學生看大屏幕了解地球內部結構,再看剖開的雞蛋,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