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
(2)學生計算。
(3)匯報計算結果。
銀河系的直徑是80000光年=300000×60×60×24×365×80000
中間部位的厚度是6000光年=300000×60×60×24×365×6000
(3)談話:通過剛才的計算你們有什么發現?
(4)學生匯報。
(5)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計算,我們發現銀河系的確非常非常大。太陽系在整個銀河系中只不過是大海中的一顆小水滴,更不用說我們的地球了,我們每一個人就更加渺小了,因此,我們要正確看待自己,不要因為有了一點成績就覺得了不起,同時還要有寬闊的胸懷,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
5. 制作銀河系的模擬示意圖。
(1)談話:上次課要求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帶一些沙和大白紙,下面根據我們所學到的銀河系的形狀,做一個銀河系的模擬示意圖。
(2)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3)展示每一組的成果。
(4)請組長來評價大家的成果。
(5)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制作,我們發現大家對銀河系的形狀掌握的很好。同時在活動的過程中,同學們都能團結協作,共同配合,使每一組都獲得了成功。
6. 布置作業。
進一步搜集銀河系的資料和圖片,把你認識的銀河介紹給大家。
16 艱辛的探索
教學目標
了解人類探索宇宙的大致過程,特別是幾次具有特殊意義的事件。
2、能根據自己搜集的資料動手辦一份小報。
3、懂得搜集資料是科學學習的的一種重要的方式,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語言、文字、圖表、模型等)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
4、意識到人類為了探索宇宙奧秘付出的艱辛。
5、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和評議。
教學準備
教師、學生均要搜集人類探索宇宙的相關資料。
2、學生:白紙一張,鉛筆、彩色筆 剪刀
教學建議
第一課時
1.導入。
(1)提問: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天上有條河”,誰來說說銀河有什么特點?什么是光年?
(2)談話:今天我們繼續研究人們對宇宙探索的艱辛的歷程。(板書課題)
2.了解學生對“人類探索宇宙情況”的了解。
(1)談話:大家知道哪些人類探索宇宙的重要事件?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說一說
(2)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3)各小組派代表匯報本小組的情況。
3、匯報自己搜集的資料。
(1)小組內匯報自己所搜集的資料
(2)組長做好紀錄,相同的歸納在一起。凡搜集兩條的就可得一個優,以此類推,看誰得的優多。
(3)組長先匯報本小組得優的情況,再匯報本小組搜集的資料。
(4)教師作好記載,注意將相同的資料歸類。
(5)教師談話:剛才同學們搜集了很多資料,說明大家花了很多功夫,也很有收獲。
4、學習課本上的資料。
(1)談話:下面我們來學習課本為我們提供的資料。
(2)學生自學課本上的資料,教師巡視。
(3)學生匯報自己的收獲。
(4)教師提問:書上為我們提供的資料可以分為幾類?
(5)教師談話:課本為我們提供了兩類資料,一類是人類探索宇宙的成功事例,包括1961年4月11日,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首次登上太空,開創了人類歷史上載人航天的新紀元。另外的事件是XX年10月15日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5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被順利送上太空,并安全返回。還有XX年10月17日,神舟6號載人飛船圓滿完成飛行任務并順利返回,為中國航天事業續寫了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