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3--5年級上冊部分課例分析
教學重點
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重點突出的寫作特點。
教學模式
和諧教學,整體建構。
教學環節
1.明確目標 2.自學指導 3.合作探究 4.精講點撥 5.練習達標 6.拓展提高
教學準備
5. 布置學生了解花生的生長特點及一些常識,知道花生名字的來歷。
6. 學生了解生活中像落花生一樣的人和事物。
教學程序
教學環節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明確目標
二、自學指導
三、合作探究
四、精講點撥
五、練習達標
六、拓展提高
課件展示本單元動態知識樹,引出本節課教學目標。
(一)、出示自學指導一
1.聽朗讀錄音,按課文敘述的順序說說課文講了哪幾部分內容,再說說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種花生—( )——( )——( )
2.學習“過收獲節”一段。思考:有誰來參加我們的收獲節?這個收獲節是怎么過的?哪個是重點?
組織學生自學,教師計時三分鐘,巡視指導幫助。
(二)、出示自學指導二
1.默讀課文,找出父親幾次對孩子們說的話,看看父親講了花生的什么,又想告訴孩子們什么。
2.畫出作者聽了父親對于花生品格的議論之后感悟的句子,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 組織學生小組交流:引導學生運用抓重點的學習方法,實用工具書,在反復朗讀中,讀、畫、圈、注,自讀自悟,先組內兩人討論,最后在小組內交流匯報。
(1)贊花生。
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2)學花生。
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3)作有用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6. 組織學生全班交流:圍繞重點語句,出示相關問題,各小組分別交流匯報,以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學習第三段(議花生)。
①想一想:大家談論了花生的哪些好處?父親的觀點是什么?
②父親是怎樣說明花生最可貴之處的?
③花生確實和桃子、石榴、蘋果不一樣,從這種對比中我們看出花生有什么可貴的品質?
(2)父親僅僅是對我們贊美花生嗎?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2 段。看看父親是怎么說的?
(3)父親的話可謂語重心長,他是來借花生來教育我們怎樣做人。他想讓我們做一個什么樣的人?齊讀13段。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再看書上的這句話“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你是怎么理解的?抓重點詞語談體會。
2..父親這番苦心,“我”最后理解了沒有?請從課文中找找依據。
3. 這篇課文借“落花生”來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作者許地山始終沒有忘記他父親的教誨和希望,后來就以“落花生”作為自己的筆名,時刻激勵自己,做一個有用的人,終于成為一個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