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3--5年級上冊部分課例分析
3. 檢查點撥,探尋規律第三個自學指導:每件事物是怎樣描寫的?這部分的學習有些難度,所以在讓學生自我思考,合作學習之前,我以描寫小興安嶺春季景色一段為例,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找出描寫事物的語句讀出來,然后抓重點詞體會其事物特點,帶著體會再讀,最后回歸小整體,齊讀本自然段。在我的適當引導下,學生能清晰地縷清學習的思路,探尋出學習方法:初讀語句——抓詞體會——讀出韻味——整體感受,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所以要在學習中,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總結和積累,這樣以便運用在今后的學習中。下面就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去合作探究其它部分并進行匯報。匯報的過程中,分層出示知識樹,讓學生直觀了解文章結構,從知識樹中發現四季描寫中的共性——樹木,因為樹木對季節是很敏感的,其明顯的變化可以說明季節的特點,而且還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小興安嶺是個大寶庫。有了感受就要說出來,所以我讓學生用四字詞語去概括每個季節樹木的特點,學生的概括能力得到了練習。匯報結束后讓學生通過影像,再一次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之美。并且通過朗讀全文去抒發自己對小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課后通過反思,我覺得在學生匯報過程中,我對課文的內容的分析過于細致,沒有宏觀的把握,沒有有重點地選擇,使得時間延誤,所以誦讀全文的環節沒能實施,沒能讓學生對小興安嶺的喜愛之情得到升華。 4. 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在拓展練習中,我設計了一個小練筆,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學習本課后,抓住描寫四季景物的特點的方法,把自己家鄉的美景寫具體,寫生動。但也由于時間的不足,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雖有一些平時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口述了出來,但大部分同學都沒有完成,所以最終沒有達到練習的目的。三、對教學效果的反思在本課教學中,我注重了以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知識樹和自學指導的引導下讓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同時也注重從讀中感悟文本,引導學生自主嘗試歸納學習方法,精煉語言文字去概括事物在不同季節的特點,從而讓學生在不同角度得到自主學習的成果。這更加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師的適當引導也是使學生更加有效地進行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必要條件,這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本的結構和掌握如何把事物寫具體、生動的方法引領了一條光明的路。這節課下來,給我留下了太多思考和遺憾,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進和創新同行,使我在教學的領域中能有所作為。
附錄一:
修改前教案
講課人:
講課時間:
課題: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23、《美麗的小興安嶺》
學習目標
知識能力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方法過程
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小興安嶺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模式
和諧教學,整體建構
教學環節1. 導入新課,明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