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語文復習教案書稿
畫龍點睛
魯迅說過:“要極省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我怎么做起小說來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這個窗戶可以窺視人物的內心秘密。人物的眼光、眼神可以將他隱藏在內心的豐富復雜的思想感情微妙地表現出來。描寫眼睛,可以細描,也可以借助聯想,通過對眼睛的刻畫,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
〔實例借鑒〕
……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 魯迅《祝福》)
〔簡 析〕
這段描寫非常生動,把祥林嫂第二次來到魯鎮的悲慘境遇描摹得淋漓盡致。連悲哀的神色都沒有了,說明這個人物已經悲哀到極點了。這就將封建禮教強加在她身上的苦難,深刻地形象地反映出來,取得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側面襯托
描寫人物可以從正面對人物刻畫,也可以把鏡頭移開對準其他人或物,讓外界事物充當最佳配角,從不同的側面烘托某個物,以期達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至高境界。
〔實例借鑒〕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綃頭。耕者忘其梨,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做觀羅敷。
(樂府《陌上桑》)
這天晚上她真是驚人的美。
……當她出現的時候,一個個腦袋此起彼伏,連舞臺上的演員也對著她望,她僅僅一露面就使觀眾這樣動。
(小仲馬《茶花女》)
〔簡 析〕
這兩段文字,都是寫人物的美。在描寫的手法有一個共同點:都沒有直接描寫人物的形象,沒有正面寫一句人物長得如何美麗。而是通過側面烘托把人物的美貌傳神地表現了出來,這樣的側面烘托,能夠把讀者豐富的想象力激發出來。
“點化”故事作文幾法
◎ 胡征和
生活中到處都有故事,故事作文迎合了人們喜歡看故事的心理。但是故事作文中的故事不是供人消遣,、獵奇、逗樂的,它應該有意義,或啟人心智或激人情志等等,這就要求作者要使用“金手指”對故事進行“點化”,以凸現故事的旨意,讓故事升格,使故事作文更有“故事”。
那么,對“故事”如何進行“點化”?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透過現象,“點化”本質
有篇短文《心態和行為》,說有位心理學家連續做了三次實驗,第一次,他引導10個人成功穿過了一間黑暗的房子。第二次,他打開了一盞登,10個人看清了房中的一切,剛才所走過的窄窄的木橋下竟是一方水池,更可怕的是水池里還有好幾條面目猙獰的大鱷魚,第二次過橋,僅有3個膽大的盞了出來,但沒有一個人堅持走過去。第三次,心理學家打開房內剩余的9盞燈,照得屋內如同白晝,原來木橋下還裝有一張安全網,只是由于網線顏色極淺,他們剛才根本沒有看見,第三次過橋,按理是沒問題了,可仍有兩人巋然不動,面對心理學家的疑惑,兩人異口同聲:“這張安全網牢固嗎?”故事到此結束了,作者沒忘“點化”:“很多時候,成功就像穿過這座小橋,失敗的原因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能低下,而是周圍環境的威懾――面對險境,很多人早驕傲失去了平靜的心態,慌了手腳,亂了方寸。”作者根據心理學家三次實驗中10個人的行為及心理現象,分析個中原因,畫龍點睛,透過現象,深入內心,深入本質,抓住了其中的內核進行“點化”,從而使這個故事有了啟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