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2.學生繼續交流。(醫院、商場、公共汽車、農貿市場、電影院……)
3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在校外找到了那么多的規則,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不能一一展示,那就把你的調查成果展示給你的好朋友看,和他一塊分享吧!
四、訂規則再比賽
1.大家調查到的規則真多,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規則。
2.我們剛才的接力走比賽,大家覺得不公平,是吧?那你認為應加上什么規則呢?(人數相同,男女人數比例一樣……)
3.就讓我們按大家制定的規則再進行一次比賽-,真正決一次勝負怎么樣?比賽開始!
4.我宣布。第——4組獲勝!
5這次按規則進行的比賽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公平、快樂)
6.規則除了給我們帶來公平、快樂,還帶來了什么?
五、總結下課
1.師:是啊,規則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公平、安全,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規則。喲,該下課了,有個問題考考大家,下課時有什么規則?(指名說)
生1:不能在走廊上追逐打鬧、喝水!
師:我們要從這里走回教室,也要遵守什么規則?
生2:要安靜!
生3:輕聲慢步,不能爭搶。
2.師:讓我們比一比,看誰做得最好!
(學生非常安靜地收拾物品,排隊回教室)
[道德行為的實踐指導,不能單靠課堂,還必須延伸至課外,貫徹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但學生往往討厭教師布置課外要干什么,或聽到教師用命令式的語氣說下課應該怎么樣。比賽的形式學生往往是喜歡的,讓學生比一比,誰在下課時做得最好,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也能讓他們開始將規則內化,這一切是不露痕跡的、自然的。]
一位教育家說過:“當學生意識到你在教育他時,就意味著教育的失敗。”的確,我們的品德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我們教育者作知心的鑰匙,開啟一扇智慧的門,為學生帶去舒適的風,無聲地滋潤他們,真正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5.我心中的老師
5-1老師教育我成長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運用〗
(一)學生準備
搜集有關老師教育自己成長的事例。
(二)教師準備
1.搜集有關教師教育學生成長的真實事例。
2.準備電教設備:實物投影儀、錄音機。
3.準備照片及《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的歌曲錄音。
〖本課題教學目標〗
1.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勞動。
2.形成尊重老師的情感,體驗融洽的師生關系。
3.從自己的真實經歷出發,認識和理解老師對自己成長的作用。
〖教學結構〗
(一)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學結構整體設計
1.情境導入。
2.閱讀課文。
3.討論:第一次見到老師時的印象及心情。
4.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5.召開“老師教育我成長”的故事會。
〖實施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照片里都有誰?他們在做什么?
生:這張照片反映的是我們剛入學時老師在校門口迎接我們時的情景。
生:這張照片反映的是我們在二年級入隊儀式上宣誓的情景。
師:是誰帶領你們宣誓的呀?
生:是大隊輔導員。
師:對了。讓我們再來看一看這幾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