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3)“有人觸電”的處理方法。
當有人觸電時,學生展示的是首先切斷電源。但有學生補充說,他們做得不完全正確,切斷電源不能用手,應用干木棍切斷電源,再進行搶救。教師肯定其回答,并進一步提出問題:“若是被高壓線擊倒,能不能用干木棍切斷電源?為什么?”學生通過討論后得出了結論:“不能。因為高壓電會立即把木棍擊穿,把救人者擊倒。”教師強調:“遇到這種情況時,必須立即離開危險之地,并向電工求救。”
3.遇到這些情況時,學生除了自我救護外,還應向大人求救。
教科書第19頁連線練習題,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引導學生討論,應該怎樣保證報警內容的真實性、報警語言的完整性,通過活動訓練學生的應變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學生討論。
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危險的地方,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加強安全,防止事故發生,幫助學生將書本上的知識延伸到課外的生活中。
5.設計安全提示標志。
由學生根據前面討論中找到的、家庭生活中一些容易發生安全問題的地方,為家庭安全生活設計一些安全提示標志。
學生在這一制作活動中表現了很高的熱情,紛紛為自家的電器插座、燃氣熱水器、燃氣灶等位置設計制作了很醒目、符合學生個性特點的提示標志。這是他們在確立了安全生活的正確態度以后所表現出來的創造力。
(四)教師總結,課后延伸
師:安全是我們健康生活的保證。只有人人心中有安全,時時處處注意安全,才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回家以后,請同學們把今天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講給父母聽,并為自己家中有安全隱患的地方設計一些安全標志,下節課我們進行展示,比一比誰的設計最好。
主題一 我和小伙伴
1、學會友好相處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運用〗
(一)學生準備
1.收集名人小時候與同伴相處的故事,以及與人相處的名言集錦。
2.到圖書館、上網查找關于與人相處方式的資料。
3.與父母交流自己和小伙伴之間的困惑,請他們給予幫助。
(二)教師準備
1.了解學生與同伴相處的煩惱。
2.學生秋游活動中的錄像片段。
〖本課題教學目標〗
1.懂得同學、朋友之間要建立真正的友誼,感受同學之間的友愛之情,體驗親密友誼帶來的快樂。
2.學會與同學正確相處,懂得以誠相待的道理。
3.能夠處理同學之間的簡單矛盾,學會彼此諒解。
〖教學結構〗
(一)課時安排 3課時。
(二)教學結構整體設計
第一課時 情境導入,激發情感內需。
第二課時 貼近生活,學會解決方法。
第三課時 互動參與,體驗友誼之趣。
〖實施過程〗
第一課時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體驗伙伴之間友好相處的樂趣。
2.了解伙伴之間友好相處的行為和方式。
(一)設置情境,激發情感需要,引出主題
教師播放師生同去秋游焦山時的錄像,引導學生看一看、說一說與同學一起秋游的樂趣在哪里。(學生七嘴八舌地說,可以看美景、吃好東西、可以不做作業、可以與同學做游戲、與同學拍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