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生:這張照片反映的是我們班和三年級(2)班進行拔河比賽時的情景。當時是何老師給我們當的裁判。
生:這張照片反映的是老師在音樂課上教我們吹豎笛的情景。
師:在老師的辛勤教育下,同學們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一天天茁壯成長起來。
二)閱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打開教科書第49頁,用你喜歡的閱讀方式讀一遍課文。
(三)討論:第一次見到老師時的印象及心情
師:剛才同學們讀得都很認真。現在請大家回憶一下,你第一次走進校門,見到老師的時候,老師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生:有知識,衣服特別整齊。
生:嚴肅、認真。
生:不像想像的那么可怕,挺和藹的。
生:說話聲音響亮,做事有條理。
師:你當時的心情怎樣?是不是也像課文中的同學一樣?
生:爸爸、媽媽把我交給老師后就走了,我當時心里很害怕。
生:我開始也很緊張,可是看見老師沖我們笑瞇瞇的就不緊張了。
師:你還記得從你成為小學生以來,一共有多少位老師教過你嗎?
生:很多,記不清了。
師:從同學們走進學校的大門開始,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學習、生活,你們一點一滴的進步都包含著老師們的心血。
(四)指導學生朗誦課文
師:正像詩中描寫的那樣,老師把一個個愛哭的孩子,教育成有知識、懂道理的人。我也做過學生,記得我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在競選中隊委時落選了,當時情緒非常低落,覺得委屈、沒面子,學習成績明顯下降。我的班主任周老師一邊給我補課,一邊對我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老師相信你一定行!”聽了老師的話,我心里感到很溫暖。從那以后,我刻苦學習,關心集體,學習成績提高了,也受到了同學們的擁護。五年級時,我終于當選為中隊長。直到現在,每當我遇到困難、挫折時,我的耳邊就會響起小學老師對我說的那句話:“失敗是成功之母。”
(五)召開“老師教育我成長”的故事會
師:我相信你們在與老師接觸的過程中也有許多類似的事例,下面請大家先在小組內每人講一個老師教育自己成長的真實事例,大家聽后進行評議,然后每組推選兩名同學向全班做介紹。
(在學生講述的過程中,教師巡視,并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
師:這一個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是多么感人呀!老師用愛心、用行動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老師呢?
生:我們應該尊敬老師。
生:我們應該熱愛老師。
生:我們應該好好學習,不惹老師生氣。
生:我們應該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
生:我們要聽老師的話,按時完成作業。
生:我們要向老師學習,做一個有知識、品德高尚的人。
師:(教師總結)是的,同學們應該尊敬老師、熱愛老師。我聽了同學們的話很感動,我一定把你們對老師的深情,轉達給全校的每一位老師。你們知道嗎,作為老師最大的愿望就是學生能健康地成長。你們一點一滴的進步都會給老師帶來快樂,希望你們在老師的教育下快快成長,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六)布置作業
1.開展實踐活動。
(1)科代表和小組長負責組建11個小組,分別采訪校長室、教導處、總務處、一年級組、二年級組、三年級組、四年級組、五年級組、六年級組、科任組、校辦廠的老師們,并寫出調查訪問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