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鄂教版)3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80-p83頁內容,話題為“影響世界的四大發明”;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84-p86頁內容,話題為“走進博物館”;
第三課時完成教材p87-p90頁內容,話題為“中華文化瑰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導入話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一定不會忘記xx年8月8日這個令每個中國人激動興奮的日子吧?這一天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拉開帷幕,觀看了開幕式表演你有什么感受呢?這屆奧運會開幕式是訖今為止最成功的,其原因不僅是那盛大壯觀的超強陣容給人以美的視覺享受,更重要的是這些美麗的畫面體現了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
2.讓我們再次走進那令人難忘的一幕吧!(播放投影)你知道剛才的短片向我們呈現了我國什么樣的標志性文化?(活字印刷)
小結:中華民族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和極為古老的文明,在祖國這片遼闊和肥沃的土地上,我們的祖先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的四大發明是我國成為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之一,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令我們驕傲自豪的話題。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到課題上。
【設計意圖:在激動人心的視頻表演中感受活字印刷的偉大,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動二學習思考
1.請同學們翻開課本,快速瀏覽,看看課文是怎樣介紹四大發明的(約3分鐘)看完的同學請坐好。
2.同學們在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搜集了大量的相關資料,在小組內展示交流。
3.同學們的辛勤準備真令老師感動,我想勤奮應該是先民留給我們最寶貴財富吧!來,我們現在分分組(師拿出牌子放在桌上)請選擇相同的同學坐到一塊,火藥組在這里,這是指南針組、造紙術組、印刷組,大家坐到一組討論一下待會怎么在全班匯報展示自己的學習資料。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主地收集和學習,對中國的四大發明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并教會學生怎樣處理收集來的資料,提高學習能力。】
活動三匯報交流
1.指南針組的代表上臺匯報。
(1)介紹指南針:大家看,它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指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地球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現在磁針靜止時所指的方向就是南北極(學生用手指實地南北),這是南,這是北。
互動:同學們,會用指南針嗎,你能告訴大家我們學校的大門在哪一面?
(2)指南針的發展史:相傳在黃帝時期,我國就有了指南車,兩千多年前我國人民發明了簡便的指南工具——司南(展示圖片指)這就是司南,這個勺狀的東西就是磁針,靜止時,勺柄指向南方,宋代人民還制造出了羅盤,你能想象它們是什么樣子嗎?
(3)有關指南針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具體說也就是14xx年7月11日,明成祖命鄭和率領一支龐大的船隊遠航,其中海船共有二百四十多艘,船員二萬七千四百名,遠航途中,他們訪問了三十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系,鄭和的西太平洋之行一共有七次之多,在茫茫的大海中鄭和的船隊白天用指南針導航,夜間則用觀看星斗和羅盤的方法保持航向,可以說指南針的出現為人類的航海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