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
四、制作手工藝品
1、大家欣賞了這么多精致的手工藝品,想不想試著自己動手做一個呢?
2、仿照同學們介紹的制作過程,小組合作制作一件喜愛的手工藝品。
3、展示學生的作品,大家欣賞、評價。教師分別授于“最佳創意獎、最佳合作獎、最佳巧手獎”等稱號,以示鼓勵。
五、總結
1、說說學了今天的課,有什么收獲?學生暢談。
2、教師小結
4、 師生共唱〈〈同把希望開采〉〉
課題2 鄉風鄉俗
教學設想:
廣東歷史悠久,形成獨特的風俗人情。通過說說家鄉的風俗主題班會,使學生了解家鄉的風俗、人情,激發學生熱愛美、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并從中得到人文的滋養、審美的陶冶。學生能用自己的形式表現家鄉的風俗、人情,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表演能力以及收集相關資料、信息的能力。
教學目標:
1、了解家鄉的風俗人情。如劃龍舟、元宵迎燈會、唱粵劇等。
2、在教師指導下,收集相關資料,培養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3、激發學生熱愛美、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并從中得到人文的滋養。
教學準備:
1、督促學生在課前利用業余時間向長輩了解家鄉特有的風俗和文化。
2.教師應提前查閱一些相關的文字資料。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廣東人杰地靈,歷史悠久,形成自己獨特的風俗人情,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家鄉的風俗、人情。
二、學生說一說家鄉的風俗
1、分小組討論交流,廣東有哪些風俗習慣?
1、 小組選派代表上臺介紹家鄉的風俗習慣。
1、圖片介紹家鄉的粵戲,學生通過圖片介紹粵戲特點、風格以及唱腔,有哪些劇目。另外組的學生補充介紹。
2、介紹龍舟節假日,說一說為什么形成這個風俗?請跟著家長去看過的同學說一說當時的場面。其他學生補充。
3、介紹元宵迎燈,圖片出示迎燈場面。學生介紹家鄉的燈文化,通過實物圖片等介紹。
4、介紹花市、廟會,讓學生說一說花市的情況及廟會、佛事等活動
三、除了這些,你還了解廣東有哪些風俗習慣嗎?
學生上臺講并展示收集到的資料。
四、出一期宣傳家鄉風俗、人情的宣傳報
1、分小組整理資料
2、設計宣傳小報
3優秀作品課外展示
課題3 快樂的節日生活
教學目標:
1. 了解不同民族的節日及其節日生活習俗。
2.能夠分辨出各種節日習俗中封建迷信的東西。
3.學會編輯“家鄉的節日集趣”手冊。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 一 課 時
課時目標:
1. 了解自己家鄉的節日及其節日生活習俗。
2.學會編輯“家鄉的節日集趣”手冊。
教學準備:
1. 讓學生收集自己家鄉節日的習俗資料。
2.教師找一些有關節日的錄像片或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 歌曲導入,說說過年趣事。
1. 播放歌曲《新年好》,齊唱。
2.農歷的新年就是春節。春節是家鄉最古老、最隆重的節日,我們把過春節叫過年。同學們,你們喜歡過年嗎?為什么?
3.說說過年趣事。
(1)往年,你和家人是怎樣歡度春節的?(如,放鞭炮、煙火;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貼春聯;走親訪友;購年貨;旅游……)
(2)說說你過年時最開心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