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
繪畫家鄉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8張白紙,學生人手一份彩筆。
2、檢查并保證學生都進行了從高處觀察家鄉的活動。
四、教學時間: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復習4個副方向。教師隨意喊出4個方向,讓學生正確地摸到相應的桌角。
2.評價學生的觀察記錄。
(1)記載是否完整。
(2)方向是否正確。
3.揭題:這節課同學們要把觀察到的家鄉描繪下來。
(二)學習范例并討論。
1.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8—9頁。
2.議一議書上的同學是怎樣描繪自己的家鄉的,并談一談對這些圖畫的看法。
(三)小組合作畫自己的家鄉。
1.今天要做的事就是每個小組為家鄉畫一幅畫,要求是每幅畫表現家鄉一個方向的景色。
2.把全班學生分成8個組,指定各組要畫的方向。
3.小組討論:看到了什么,都畫哪些內容。
4.小組分工。(把自己最喜歡的、最想畫的畫下來。)
5.各小組繪畫,教師巡視指導。(注意方向的正確性)
(四)各個小組向全班展示并介紹本小組的繪畫作品。
(五)小結,布置家庭作業。
1、向家長介紹這兩次課的學習內容。
2、向家長了解自己的老家在哪里,有什么特點。
主題二 從地圖上看家鄉
課題1 用心體會家鄉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自己家鄉的地理特點和風俗習慣;
2.認識家鄉的多樣性;
3.初步理解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
二、重點、難點
了解自己家鄉的地理特點和風俗習慣,認識家鄉的多樣性。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收集關于四川省一些資料;
2.布置學生收集家鄉廣東省的一些資料(包括風俗習慣、旅游勝地、名人事跡);
四、教學課時: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祖國是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國家。每一省市都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你們有沒有聽說過“天府之國”這個好地方呢?它是哪里你們知道嗎?
(二)閱第10頁,議論一下四川省的情況。
(三)全班討論
1.四川小朋友是怎樣講述自己的家鄉的,她都介紹了哪些方面?(從地形、地貌、特產、風俗習慣作介紹。)
2.現在我們對四川小朋友的家鄉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下面我們分四人小組一起再用心體會一下四川這個好地方,看看哪里還需要補充了解的地方,先小組商量討論,如果還無法理解的再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3.集體探討:(著重補充介紹以下問題)
1.什么是丘陵、盆地?
*樂山大佛、都江堰、九寨溝風景區的補充介紹。
*吃辣食、川劇變臉的補充介紹。
*四川名人介紹。(李白、蘇東坡、巴金、郭沫若、鄧小平等)
4.同學們,現在我們明白了為什么要稱四川為“天府之國”了嗎?
(四)感受家鄉的地貌風情
1.導入:剛才我們真正用心體會了一番四川小朋友家鄉的情況,現在我想大多數的我們廣東小朋友心里肯定有點不服氣了,是不是?
2.你們知道咱們的家鄉廣東被人稱為什么嗎?(花城、富庶之鄉)
3.接下去我們還是分四人小組按剛才四川小朋友那樣,從地形地貌、風俗習慣等方面進行輪流介紹。
4.小組討論,教師巡回了解。
5.各小組輪流向全班介紹。
6.教師小結:今天我們一起用心去體會和感受了四川與咱們兩個非常美麗的地方,現在你們心里想說什么嗎?
(理解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
(五)課外作業
課外向自己的家人或鄰家弟弟妹妹介紹今天學到的關于家鄉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