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四年級)
⑧選擇同一種顏色的三四個不同明度的色階,標在畫紙上,然后按稿著色,凡重疊的地方要用深色。不重疊的地方用淺色。(不同明度的色階可用白色調出,參看課本的例子o)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先讓學生朗讀理解課文及作業要點,后按要求以透疊構成方法設計一幅花布圖案。
四、講評:選出優秀作業,從構成的方法與效果作講評,以加深學生對設計知識的體會。
一、教師講解時,以照片資料為例,演示設計步驟。
二、教師還可以在黑板上演示透疊。
三、講解調色時試范在同一色中調進不同分量的白色,使其出現不同明度變化。
第 二 節
一、課業準備:印有一件線描童裝的作業紙,每人一張。
二、教學要求:繼續練習花布設計,運用上一節課所學的構成知識,為各式衣服設計花紋。
三、教學過程:
1,教師宣布學習要求。
2.出示三種未經裝飾的女童服裝的線描團,讓學生選擇其中一種,用透疊的構成方法,在上面畫上自己設計的花紋,方法與上一節課相同。
3.學生作業:為衣服設計好看的圖案。
4.講評:從實用、美觀、新穎的角度表揚優秀作業,使學生對設計的原則有明確的感受。
一、把人物服裝造型畫稿發給學生,每人一份。
二、如學生感到上一節課作業難度大,可在本課繼續完成。本課練習主要針對創作能力較強的學生,以進一步增強其學習興趣。
課題;日記本封面(設計) 嶺南版美術教案(四年級) 兩課時
教材分析
日記本是學生常用的文具,漂亮的封面會得到他們的喜愛,在某種意義上能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自己裝飾日記本的封面,會進一步加強他們的設計意識和審美能力。
課本里展示了三幅日記本的實物照片,這些日記本封面的設計很有特點。色彩對比強烈,造型也具有童趣。其中那本幽默日記,以圓形為主要形體,大大小小的圓點(包括人的造型),按一定的規律排列,下面的圓點演化為有變化的粗線,形成了有韻律感的畫面,整個封面很吸引人。
左下圖為學生作品。三幅不同形式的封面設計,分別以直線、曲線和大小不一的方形、圓形組成,色彩多用兩種大色塊,整體感覺很鮮明。最下面的一幅是用具象設計,一條深藍色的曲線顯示出山的外形,不同的綠色烘托出白色的題字,畫面簡潔大方,構成靜溫的意境。中間的一幅則利用透疊的方形和圓形,以紫色與深對比而形成強烈的裝飾效果。有邊一幅以大小不同的圓形作主體圖案,用純度較高的紅色和明亮的白色畫圓形,配以低純度的灰底,“日記”兩字用紅色寫在白色圓形內,形成強烈對比,十分突出。這一幅的整體設計大方,有新鮮感。
右下圖也是學生作品,以鴿子為基本造型,四只展翅飛翔的白色鴿子安排有聚有散,位置有高有低,背景色彩運用恰當,構成藍天白鴿的祥和情調,右側的紫灰色塊打破了單一的藍底色而產生變化,暖色的題字在冷色的背景中顯得格外醒目,畫面既富于變化,和諧統一。
所有的日記本封面圖案的構成都有“題字與裝飾圖案”兩方面的內容。教學生理解它并按照這種形式與內容設計出“日記本封面”,正是本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的
一、通過學習封面設計,了解實用美術的用途。
二、學習色彩的對比與和諧的知識,并用于封面色彩的搭配。
作業要求
一、以幾何形或某一具體內容對象為主體,設計日記本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