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四年級)
李苦禪的畫也向我們展示了如何用水墨來表現對象的方法。畫家用側鋒、中鋒筆法,加上淡墨、濃墨,在畫中把對象的外形特點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幾張小圖,說明了作畫的步驟和用筆、用墨的過程。本課要求摹仿大師的筆墨技法仿畫一幅蔬菜圖,在授課時必須作完整的示范使學生認真理解。
教學目的
一、參照大師的作品,臨摹大師的筆墨技法,仿畫一幅以蔬菜為題的中國畫。
二、通過欣賞,使學生認識畫、詩、書、印是中國畫獨特的形式。
作業要求
繼續學習執筆、運筆的方法,仿照大師的用筆技法畫一幅表現蔬菜的水墨畫。
課前準備
一、供學生欣賞用的水墨蔬果作品若干幅(幻燈及圖片)。
二、教師示范用的羊毫筆(提筆)、墨汁、梅花形調色碟、生宣紙。
三、學生自備作業用品(同上)。
教學過程
一、欣賞:
以齊白石的《白菜辣椒》為重點,指導學生欣賞水墨寫意國畫。先介紹中國畫的藝術特征,分析筆墨技法,講解畫面布局,然后說明在哪一部分使用中鋒、側鋒筆法,以及如何用水、用墨。欣賞時,結合上一節基本技法練習及教材分析進行。
二、教師示范以蔬菜為題作水墨畫的作畫步驟(邊講邊畫):
1.先想好畫什么,畫面怎樣安排,然后用指甲輕輕刮出大體輪廓。初學者可用鉛筆、
炭素鉛筆或木炭條起稿。
2.中鋒蘸淡墨勾出菜幫,先從中間一塊著手。
3.用大筆的筆鋒蘸淡墨后,再用筆尖蘸濃墨,以側鋒法畫出葉子,筆可在紙上略作滾動,落筆要生動,大膽肯定,注意墨團要有大小濃淡的變化。
4.趁葉子未干,用濃墨畫出葉脈,注意不要太濕。
5.中鋒蘸濃墨(稍干),較快地畫出根部,落筆時也往下按,然后向外撇出,如有
些飛白效果,更為理想。
6.用大紅色畫辣椒,盡量以一筆完成,注意用筆按和提,最后添上蒂。
7.在適當的地方題字和蓋印。作品完成。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可選擇大師作品中的主要物體,重新組織畫面,下筆前要先想好用筆方法:水墨應如何調合?濃的還是淡的?運筆采用側鋒還是中鋒?運筆方向如何確定?總之應“意在筆先”。
練習時,教師要特意說明,練習水墨畫法,因經驗不足,往往要畫上好幾次才能畫好一幅畫,效果也不一定令人滿意,只有多練習,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四、講評:選擇優秀的學生作業與大師的作品作比較,找出差距,明確努力方向。
一、 選用較大的羊毫筆,用筆尖畫線。
二、 二、在生宣紙上作畫,要能看出一筆一筆的用筆過程,不能反復涂抹。
三、明確要求學生必須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作業時一定要準備好抹筆的布或紙,吸
去多余的水分,不要到處亂甩。同時,要多備一小張生宣紙,作試筆或確定用墨濃淡之
用。
課題:瓜果(中國畫) 一課時 嶺南版美術教案(四年級)
教材分析
瓜果是中國畫常見的題材。課中選了清代著名畫家石濤的作品《螳螂秋瓜》,寥寥幾筆,很簡練地畫出了大冬瓜的形體,兩側分別用大小相間、濃淡交錯的筆觸畫出葉子,把作為主體的冬瓜突出地烘托出來。畫家又以輕松的淡墨皴擦冬瓜,增強了體積感和質感。冬瓜的下部畫上一只細小而體態生動的螳螂,右側安排了一角石頭,使畫面產生了主次、大小、黑白、虛實的豐富變化,充分表達了畫家對田園生活的審美感受。
下面還選用了吳昌碩的《芭蕉批把》,畫中以靈活多變的側鋒用筆、用略有變化的墨色畫出大芭蕉葉,數顆熟透的紅色批把在大塊黑色蕉葉的襯托下,醒目突出,形成黑色的面與紅色的點的對比,極富傳統特色。教師在授課時,重點仍是引導學生觀察理解不同的物象用不同的運筆(中鋒、側鋒)方法去表現。墨色的變化(干、濕、濃、淡)是以突出主體為依據的。此外,還應向學生指出,除了把對象的特點畫出來外,更要根據畫面的需要作整體黑白、主次、虛實的安排才能畫好一幅水墨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