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案
故事驚險,情景感人,寓意每個人的人生航船多險峻。鼓勵學生思考怎樣承擔屬于自己的責任。
通過學生生活中三個司空見慣的不負責任的事例,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生活中不負責任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帶來的后果和危害。
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并根據原因歸納總結如何才能對自己負責。
本環節是上一環節內容的延續,通過活動,給學生一個交流展示自己觀點的平臺。
引起學生思考,并通過對續編故事正反結果的對比,引導學生對不同的行為及其產生的后果進行分析和感悟。
讓學生理解承擔責任要付出代價,但不承擔責任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受到法律制裁。
板書設計
第一框 長大成人的標志
1.對自己負責 對自己負責的重要性
如何才能對自己負責
2.對他人和社會負責 不負責任的行為帶來的后果和危害
如何對他人和社會負責
第 2課時 第二框“播下責任的種子”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直
接
導
入
進
行
探
究
深
入
探
究
拓
展
探
究
師:每個人都首先應該明白自己有哪些責任。
第一框 播下責任的種子
1.牢記自己的責任
【說一說】
說出教師、醫生、軍人的責任各是什么?得出結論:“人必有責”,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場合扮演者不同的社會角色,承擔相應的責任。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肩負著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的種種責任。
【講一講】
讓學生思考自己在家庭、學校、社會中肩負哪些責任?
2.承擔自己的責任
【想一想】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典故說明了什么道理?
結論:首先要立足本職,承擔自己的責任。
【情景聚焦】
p63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列舉幾種比較典型的關于責任的錯誤觀念,從反面告訴學生,承擔責任要從小處著手,從身邊做起。
【小活動】
指導學生制定“志愿者活動計劃”,如讓學生考察社區內殘疾人群在生活上的主要困難,向社區管理部門提出改善的建議。組織一次志愿者活動,在社區進行一次有意義的公益服務。通過指導激發學生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的熱情,明白熱心公益、服務社會是培養社會責任感的良好方式。
【小討論】
引導學生思考,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除了從小處著手、從身邊做起和熱心公益、服務社會兩個方面之外,我們還應該做些什么?
交流課前采訪父母、教師等不同身份的人的責任,明確每個人都必須承擔責任。
嘗試分析自己在家庭、學校、社會中的不同身份和不同責任。
思考典故并結合身邊的事例,拓展分析立足本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