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案
教 學 內 容
課題名稱
喜中有憂
學科
政治
總課時數
版本名稱
人民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
年級
九年級
冊 次
全冊
單元章節名稱
第三課第三框題依法治國
頁 碼
第 93 —96 頁
教學分析
教材分析
自新中國建國以來,一直朝著依法治國的方向邁進,依法治國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征,它徹底改變我國過去的人治歷史,因而在依法治國的進程中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教材就設計了《喜中有憂》,這一框題在第八課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到在生活中,我國完善依法治國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存在的不完善的方面;
2、能力目標:通過師生合作探究,明確知道依法治國中的不足方面,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目標:通過學習,引導學生認真法律知識,用實際行動推動依法治國進程。
教學重點
依法治國在各領域內存在的障礙
教學難點
解決法制不完全的措施
教學準備
教具學具
補充材料
幻燈片若干張
材料一:熊德明(女):重慶市云陽縣人鎮龍泉村農民
年熊德明的一名“實話”引發了全社會對欠薪問題的關注。
年10月27日總理路過龍泉村,熊德明“向總理說了實話”,反映丈夫的2300元工錢被拖欠。總理當即指示地方政府要解決好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六個小時之內好就拿到了被欠的工錢。熊德明一句“實話”直接促使重慶市開展百日欠薪大檢查活動。北京市政府部門也宣布:今后凡是嚴重拖欠民工工資的企業將被趕出北京建筑市場。江蘇廣東湖北等地也相繼出臺政策維護民工權益。
材料二:年9月24日,中央決定,由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陳良宇同志的問題立案檢查,免去陳良宇同志上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停止其擔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職務。據調查,陳良宇同志涉及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違規使用社保資金、為一些不法企業主謀取利益、袒護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身邊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屬謀取不正當利益等嚴重違紀問題,造成了惡劣的政治影響。
材料三:肖揚的發言:年3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在第五次全國行政審判工作會議上表示,人民法院正積極推進行政案件管轄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通過加大指定管轄、異地審理的力度,防止和排除地方非法干預,為行政案件依法獨立公正審理提供制度保障。被公眾形象地稱為“民告官”的行政審判,通過異地審理的方式,能有效地克服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
材料四:圖片以假買“假”
教學流程
第 課時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
學生活動
預設
設計意圖
執教者個
性化調整
一、新課導入
二、講授新課
三、小 結
四、課堂練習
1、教師提問:我國是在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障礙,你們能列舉出嗎?
2、根據學生列舉的事例,教師進行歸納。
3、教師列舉關于年度經濟人物熊德明的事跡,由此引出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違法行為。
4、教師列舉陳良宇一案。
5、播放短片《肖揚的發言》。
6、觀察圖片“以假買‘假’”提問,這幅圖片反映了什么?
7、歸納總結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列舉出身邊有關反映社會存在的一些負面事例,如貪污、腐敗、以權謀私等。
學生思考,分小組討論,主要觀點:我國法制不健全的問題。
自由發言,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會談到,我國貪污腐敗現象較為嚴重。
觀看短片,談感受,感到有些部門徇私舞弊、貪贓枉法,阻礙了法制進程
實話實說:舉例說明自己在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違法行為
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觀察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認識列我國法制不完善的方面。
啟發學生善于自我剖析,明確自身要增強法律意識。
進上步明確依法治國中的憂慮,為下節課做好鋪墊。
板書設計
依法治國
一、喜(整體)
1、制訂并構成了“法律之網”
2、出臺了大量的行政法規,為社會做出了大的貢獻
3、司法機關公正執法
4、公民法律意識不斷增強,自覺守法
二、憂(局部)
1、存在與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不相適應的地方
2、一些國家機關不依法行政,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3、有些司法部門徇私舞弊、貪贓枉法
4、有些地方公民的法律意識淡薄,時有違法行為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