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案
生閱讀116頁兩個窮人
的故事后問:
1、甲乙誰有一雙發現幸福的眼睛?
2、評價乙的表現
師:同學們說的對,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犯乙一樣的錯誤,他們總是抱怨自己沒有幸福,其實他們并不缺少幸福,而是缺少發現幸福的慧眼。
師繼續:有的時候,蒙住我們眼睛的是太多的欲望,總希望得到更多、更好的。欲望本身不是壞事,但過分了,就會成為累贅,就會影響我們的心情。
活動(四)想一想
列出你最想實現的10個愿望:(大家自由討論)
問:1、為什么會有這些愿望?
2、如果讓你留下7個愿望,你會刪去哪些?
3、如果讓你留下5個愿望你會刪去哪些?
4、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師總結:是的,欲望過多,不僅會成為我們的累贅而且不能實現時,還會產生挫折感,也就不會擁有幸福的感受。所以,愿望應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來確定。
師語言敘述過渡標題。
通過以上學習,使我們知道了擁有一雙發現幸福的眼睛很重要,但這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要擁有珍惜幸福的習慣和能力,才能長久擁有幸福!
生討論預設:我有一個溫暖和睦的家、我的父母很愛我、我們家住著寬敞明亮的大房子、我生病了父母為我忙前忙后等。(生廣泛的回答)
生討論預設:老師的關愛、不辭辛勞的諄諄教誨、同學的關心理解、考試取得了好成績、受到老師同學的贊揚等。
生討論預設:我依法享有受教育權、社會不準啟用我們未成年人從工、為了我們健康成長凈化社會環境等。
生:甲。他做到了知足者常樂。
生:乙擁有比甲更多的幸福,但他沒有看到自己已擁有的,而是太關注自己沒有的。
學生認真思考,細心體會,影響我們幸福感的除了我們心粗、這也是不是個更本原因?
學生自由討論,最后選代表起來說理由。
生討論預設:
說明了有些愿望并不是必須的,有它無它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
分環境說有利于學生思維,有利于組織答案。
通過故事說明:發現幸福的能力并不是人人都有的,目的是讓學生對照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
幫學生找到缺少幸福感的癥結。
設計這個活動是向學生闡明一個道理:欲望太多,難以實現,會影響人的幸福感。
通過教師的語言過渡,使生明白這節課所要掌握的兩種能力是緊密相連的。
(二)珍惜幸福
活動(一)
尋找幸福源泉
師:1、我們生活中擁有的幸福都是怎么來的呢?
2、拿出你的“幸福見證”,講出你最幸福的故事!
活動(二)感恩幸福
1、你是怎樣對待別人的辛苦勞動和付出給你換來的幸福?
2、你能為給你帶來幸福的人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結束語:
同學們,我們是幸福的,我們要學會珍惜幸福,珍惜與愛我們的人在一起的每一個日子,珍惜與他們每一次相處的感動和開懷,讓家、班級、學校、社會在相互幸福和感恩中更加和諧!
全班齊唱
《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