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全冊教案
他們為家鄉做出的貢獻是
他們和我們的生活習慣的差異是
(二)外地的家鄉人的故事
1.教師講《四川溫江縣教師稻城支教的故事》。故事如下。
稻城縣近3萬人口,藏民族約占95%以上,年財政收入不足300萬元。這里平均海拔3745米,氧氣稀薄,環境惡劣。xx年9月,四川省溫江縣響應《四川省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的號召,派遣教師赴稻城縣支教。經過三次嚴格的體檢之后,12名來自溫江12所中小學的男教師成了溫江首批支教團的成員。支教教師來到稻城縣后,面對當地領導和百姓的盛情款待覺得溫暖無比,他們一呆就是兩年,為西部的孩子帶來了最新的知識。
2.學生講自己收集到的在外地的家鄉人的故事。
西部放歌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東部、西部和北方、南方在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方面都有著各自的優勢和不足。
2.引導學生感受西部發展的需求,知道只有優勢互補,加強交流與合作才能實現共同發展,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活動重點:
了解東部、西部和北方、南方在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方面都有著各自的優勢和不足。
活動難點:
感受西部發展的需求,知道只有優勢互補,加強交流與合作才能實現共同發展。
活動準備
1.教師搜集東西部地區的自然環境、經濟、農業等各項資料以及中國地圖。
2.學生課前調查西部與東部的基本資料。完成“西部優勢與不足的調查表”。
3.學生課前從電視、報紙上尋找各地區間交流合作的事情。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
1.欣賞歌曲《西部放歌》或者《我的家鄉在日喀則》。通過歌曲激發學生的激情。
2.欣賞西部優美的自然風光圖片。
二、走進大西部
1.交流:你眼中的西部。學生提前去看看描述西部的書籍,在課堂上講自己了解到的西部故事。
2.辯論:西部是個“荒、遠、邊、窮”的地方還是個“大、財、寶、美”的地方。學生可以用課前準備的“西部優勢與不足調查表”進行辯論。下面的資料可供學生參考。
西部的優勢:(1)礦產、能源等資源豐富;
(2)廣袤的土地,壯美的山川;
(3)文物豐富,民俗民建具有鮮明特色。
西部的不足:(1)多為干旱與半干旱地區,生態系統十分脆弱,降雨稀少,水土流失嚴重,氣候干旱高寒;
(2)由于長期缺乏環保意識和環保資金欠缺,大量的工業污染得不到有效及時處理,導致大氣、水資源和土地的污染問題日益嚴重。
三、“東”“西”大交流
1.教師提問:大家都詳細分析了西部的優勢與不足,那么我想問一下,在與西部相對的東部,那里的自然條件和經濟情況與西部比有什么不足呢?
2.東部與西部相比存在的優勢與不足。教師引導學生可從東西部的自然條件和經濟情況進行對比,分析東部存在的不足。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板書。
自然條件 經濟情況 教育資源
東部
西部
3.師小結:其實你們說得都有理,我國南方和北方,東部和西部地區間都存在著差異,需要彼此間交流合作、取長補短,才能達到共同發展。目前我國政府正在積極扶持西部發展。如西部大開發、援藏、支教、東西文化交流等,都是東西部互通有無、取長補短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