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數學第四冊教案
生3:看人民幣的圖,我發現,5張一百元加上8張一百元,是13張一百元,13個一百是1300。
生4:我是用在計數器上撥珠子的方法得到的。
3.試一試。
進一步熟練掌握整十、整百數得加減的口算方法。
(1)教師引導學生獨立完成50頁試一試中的題目,得出結果。
(2)集體訂正。
學中做
1.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1題。
2.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2題。
做中得
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3題。
回收廢電池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逐步養成驗算的習慣。
3.結合具體情境,發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愛護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教學準備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
學具:計數器。
切入舉偶
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廢舊電池的危害嗎?指名回答。
教師講解:廢電池中含有金屬和廢棄的液體,這些物質會對土壤、對水、對人的健康產生直接影響。一顆鈕扣大小的電池可以污染60萬升水,這些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
你們快想想辦法,用過的廢電池應該怎么處理呢?
對,我們應該集中回收,不隨便丟棄。這節數學課我們就圍繞回收廢電池這一主題學習三位數的計算方法。
對話平臺
玩中學
1.看一看。
借助情境圖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
(1) 出示圖表。同學們,童星小學從本學期起開展了保護環境、愛護大自然的環保教育活動。這是該校二年級各班在開展活動以來回收廢電池的情況。
(2) 你能從圖中發現什么?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先自己想一想,在與小伙伴們說一說。
(3)那個小組愿意把你們發現的數學問題匯報出來?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可能會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關于加法或減法的問題,只要問題提的合理,教師就要及時給予肯定。最后,教師在交待本節課我們重點研究加法的有關問題。
2.算一算。
探索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1)解決“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節”
1. 先請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試。
2. 教師板書:102+97=
3. 看算式,試著估算出的數大約是多少。
4. 指生說說你是怎么估算的。
5. 進行計算。102+97怎樣計算呢?
請同學先獨立思考,在小組交流計算方法。
6. 各小組展示算法并進行匯報。
7. 強調:只有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
8. 完成第52頁的試一試中的題目。
讓學生獨立計算,如發現問題應及時指正,予以輔導。
(2)解決“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節”。
方法同上。教師可以進一步放手,讓學生自己來解決。
1. 學生要理解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的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