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一年級完整版)
四、學生練習,教師輔導,重在啟發、鼓勵。
五、講評:通過對有獨立設計能力的優秀作業評講,再一次把排列方法讓學生習,
使之達到鞏固。
教學建議
一、學生對本課的排列方法是第一次接觸,因在幼兒園或學前班已有平面圖案的學習,故此教師的講解、演示、輔導要特別注意弄清構成排列的方法。
二、不同大小的“口 ”形,一年級
的學生能否剪好?教師若在課前統一為學生準備,便可以保證“排列設計”訓練。有格底紙與漿糊由教師統一發給學生。
課題:誰的棋盤畫得好看(設計) 一課時
教材分析
這課教材是用有色的正方形與任意形的紙作棋盤形的排列設計,以學習色彩知識為重點,即是教學生認識常見的也是最基本的原色、間色、復色的色相及學習近似色、對比色,并用這種配置色彩的方法作排列設計練習。
課文內有兩幅范圖(學生作品),作欣賞、練習參考用;另兩幅是本課的“正文”,右上圖是排列設計步驟圖,左下圖是講授色彩知識的具象圖,教學以此為本進行講解。
課文內出現的色彩,沒有超出一盒水彩顏料14種色的范圍,也就是要求學生熟記
14種常見色:大紅、朱紅、淡黃、土黃、深藍、湖藍、橙、草綠、深綠、紫、褐、白、黑。并能把色相近似的(在色環中相鄰的顏色為近似色,即在鄰近的兩個顏色中其中一個顏色具有另一個顏色的成分,這兩色 即為近似色)色彩找出來,如:黃與綠、綠與藍、藍與紫、紫與紅、紅與橙、橙與黃等的兩色。使學生知道這樣的色彩配置給人柔和舒適的感覺。講對比色時應讓學生找深淺差別大的色彩(很難向學生講對比色的理論),如:黃與紫、藍與橙、紅與綠。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告訴他們這三組顏色是對比色。這樣的兩種色配置在一起,使人感到鮮明、艷麗、強烈。講授到此即可。但要熟記。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認識常見色的色相和兩種色彩配置的方法,用設計棋盤的練習使學生熟記色彩知識。
作業要求
熟記色相,會用近似色、對比色作色彩配置。
課前準備
一、“棋盤”范圖。
二、各種幾何形、任意形的色彩紙、打好格的底紙、漿糊、圖釘、剪刀等。
三、兒童玩具的棋盤。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展示兒童玩具的棋盤,讓學生說出棋盤上的色彩名稱。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講讀課文:解釋“五彩繽紛”。
2.欣賞范圖:啟發學生領會棋盤圖案美在哪里(豐富多樣的色彩。用“五彩繽紛”一詞形容它是最恰當的了,五彩是多彩的意思)?
3.色相的認識:按近似色、對比色的圖例,教師出示各種色紙,讓學生說出名稱,然
后貼在黑板上。最后可作多種熟記的練習:教師說出色相名、學生指出同色相的色彩,也可讓學生對學生進行練習。
4.色彩的配置:先學習近似色。抓緊“近似”這個詞,找哪些是近似的色彩(不用講理論),接著教師把兩個近似的色彩配在一起,使他們獲得具體的直觀的體驗,并把近似色的名稱寫出來,背熟。最后作配置練習游戲:讓學生舉起一張色彩的紙片,點一名學生站出來,看能否以最快的速度拿出它的相近色,叫出色名。待這練習達到較熟練時,再講“對比色”。講對比色的方法可與近似色講法相同,但要從明度對比去講,即哪些顏色最深,哪些最淺。把其中的兩個色放在一起便會讓人感覺鮮明、艷麗、強烈。這才告訴學生哪兩個顏色叫對比色。通過游戲練習,達到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