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一年級完整版)
本課的重點是啟發學生回憶昆蟲的外形特征。外形特征是指:由昆蟲的形體結構而呈現出外形、色彩斑紋的對稱等特點。啟發學生的形象記憶要聯系他們的生活經驗、已有的知識進行講解。教學方法可運用“觀察后作記憶畫”的辦法設計課堂教學結構。
教學目的
引導學生回憶形狀對稱,色彩絢麗的昆蟲,并能把自己認識的最美麗的昆蟲憑記憶畫出來。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作業要求
從你所熟悉的昆蟲中,選擇一種自己最喜歡的漂亮的昆蟲畫出來,要畫出昆蟲對稱的外形和漂亮的顏色。
課前準備
采集標本用的工具(教師要根據當地條件指導學生準備)。
教學過程
第一節 采集標本
一、宣布本課的任務:老師帶領同學們到郊外采集昆蟲作標本,看誰采集的種類多而漂亮。
二、標本的簡易制作方法:制作蝴蝶類標本要小心展開它的翅膀,用書本夾好。蜻蜓、甲蟲類,可用大頭針把它釘在小木板上或厚紙板上,但操作時同樣要小心,不能將標本損壞。
三、觀察昆蟲的特征:讓同學把采集到的昆蟲,展示出來,教師指導學生觀察,研究它們的外形特征和動態,講解有關知識。
四、布置作業:1.保護好自制的標本,多作觀察。2.下節課帶上自制的標本。
第二節 觀察后作記憶畫
一、檢查用品:是否帶了標本。
二、講授新課:
1.講讀課文,看圖觀察和認識昆蟲形狀特征:形體結構、外形特點、色彩及斑紋的對稱美。回憶欣賞課中認識的幾種昆蟲的外形特征。
2.學生觀察自己采集的標本。仔細觀察后講述它的形狀特征,要有細致的描述。
3.指導學生用幾何形概括昆蟲的形象,作形象記憶練習。指名講述記憶的情況。
三、教師示范:根據用幾何形的記憶法,邊講邊畫出昆蟲的形象及不同的動態。
四、學生作記憶畫:按照觀察理解的印象加上自己的想象,作昆蟲的記憶畫,要抓住外形特征,主要是對稱的外形及色彩。
五、講評。
課題:紙蝴蝶(紙工) 一課時
教材分析
本課是教學生把紙用折、扎的方法處理后,再染上顏色,制成五彩繽紛的紙蝴蝶。制作方法簡便,教師略加講授,學生便能制作出漂亮的色彩各異的紙蝴蝶來。紙蝴蝶制作有三道工序:折紙、扎線、染色。紙蝴蝶做得漂亮與否,關鍵在于認真細致,每步工序都不能馬虎。最后染色時應注意對稱,色彩要艷麗,這樣紙蝴蝶就比較漂亮美觀了。這是本課教學重點。
教學目的
教學生用紙折、扎、染的方法制作紙蝴蝶,培養學生細致耐心制作的工作習慣,懂得把紙蝴蝶作美化環境之用。
作業要求
工作態度要認真細致,每道工序都要嚴格地按標準完成。
課前準備
1.大小不同、色彩艷麗的紙蝴蝶若干只。
2.各色染料水及學生用的宣紙。
3.學生自備扎紙蝴蝶的線。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同學們,上一課大家畫什么?前一單元,老師教大家用什么美化教室?接著出示范品——紙蝴蝶,以風吹動,使之產生翻飛的動感,借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宣布本課學做紙蝴蝶,用它作裝飾或美化環境,效果很有趣。讓學生翻開課本p12。
板書課題:紙蝴蝶(紙工)。
二、講授新課:
1.指導學生觀賞課文中的學生作品,讓學生把真實的蝴蝶與紙蝴蝶作比較,指名談談它們的異同。教師指出工藝制品有以逼真取勝的,有以抓住形狀特征作抽象概括表現的,紙蝴蝶屬后一種。抓住蝴蝶翻飛時張開翅膀的形象特征制作,不用制作蝴蝶的身體,同樣給人真蝴蝶飛時的感覺。把握物象的特征,作適當的夸張,會取得很好的藝術效果,紙蝴蝶就是用這種方法創制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