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一年級完整版)
2.啟發學生充分運用已學過的有關裝飾方面的知識進行設計。
二、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三、講評:擺出作業,以展示的形式,看同學們喜歡誰的。
課題:帆 船(記憶畫) 兩課時
教材分析
帆船(記憶畫,p20)的教學內容,有兩幅帆船的彩色照片,兩件學生作品和一幅風帆不同形狀的說明圖。本課主要通過欣賞兩幅帆船的彩色照片,讓學生體驗、領略海景的美色,了解帆船的形狀特征,教會學生只要抓住物體的形狀特征,就可以自由地去表現它。
凡住在江河、湖泊、海濱附近的學生,對河海景色、帆船的形狀是熟悉的。作記憶畫時,要以當地的特色為主,對各種帆船、色彩的特征多作比較、分析,豐富學生的形象記憶。課本中各種形狀不同的帆船的圖例是按風力及角度不同而產生不同形狀的變化,教師可教學生用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等作形象記憶和表現方法。教學時鼓勵學生大膽地把自己在生活中見過的、感受到的帆船和河海的景色畫出來。對遠離河海的山區,沒有見過帆船的學生,可以通過照片的欣賞,感受海景的美色,以記憶加想象表現自己的感受。
記憶畫課是訓練學生的形象記憶力與描繪能力。教學上主要是啟發學生對生活的感受,把見過的河海美景、帆船的形象回憶清楚,形成一個畫面,再默畫出來。這是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的有效訓練。
教學目的
通過欣賞教材中的照片,啟發學生回憶有帆船漂游的江河湖海壯闊的美景;指導學生細心觀察熟記帆船的形狀特征,并作帆船的記憶畫。
作業要求
把自己感受到的有帆船的河海美景,憑記憶畫出一幅面來。
課前準備
有帆船的河海風景圖片,幻燈片或錄像帶。
教學過程
第 一 節
一、引入新課:師生漫談江河湖海迷人
的風光。然后出示帆船的圖片,或放映幻燈片、錄像帶,讓學生觀賞,增加其生活感受,使學生產生作畫興趣。
二、講授新課:
1.指導學生欣賞教材中的兩幅海景彩色照片。在江河大海上漂游的帆船為什么好看?人們利用自然的風力吹動船帆,在海上航駛,多么聰明。船帆的形狀是怎樣的?原本是長方形或三角形的,因船帆被風吹著和觀看的 角度不同而形狀多變,看看船帆都像什么形?船身又是什么形的?兩幅照片中船帆的色彩有哪些?中間照片船帆的大小及顏色有深淺不同,它給你什么感覺?
2.你們能把帆船畫出來嗎?
教師指導學生觀看“不同形狀的帆船資料圖片”邊講邊畫。提醒學生記牢。a.先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三角形,是原木船帆的形狀。b.因受風力的影響,被風吹得鼓起來了,原來三角形有一邊變成了“弧線”,有的兩邊都變成了“弧線”,這就改變了原來的形狀了。再看長方形的長邊,也有少許的彎曲,外形也改變了。c.船身是什么形?梯形。船頭為什么要翹起?劈波破浪。畫平了就不是出海的船了。d.帆與船身誰大誰小?
3.檢查學生能否把帆船的形象記牢,指名到黑板上默寫。根據具體情況,再作輔導。
三、默寫練習:根據教師講解怎樣畫不同形狀的帆船,加上自己的想象,看誰畫出不同形狀的帆船最多,畫得最好。
四、學生練習,教師輔導。
五、講評:表揚畫得好的。
第 二 節
一、復習:前一節課大家學會畫帆船了,這一節課,用帆船畫成一幅畫。
二、講新課:
1,指導學生欣賞兩幅海上風光的照片。問兩幅照片中水面與天空誰的面積多?能見海岸嗎?這樣的畫面給人什么感覺(海闊、天高,無限壯闊)?海水的表面有什么線條(波浪線)?起伏不大時是什么景色(風平浪靜)?狂風大浪時用什么線表現(線的起伏大)?天空有什么東西?兩種不同的帆船,誰知道它的不同用途(上為比賽用的,下是捕魚的)?不同的大小表示什么(遠、近)?兩幅照片各有不同的色彩,是什么顏色?能看出是一天中的什么時間、氣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