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一年級完整版)
三、觀察記憶練習:
在教師指導觀察后,學生原地背向城市樓群,由教師指名講述最感興趣的高樓群形象:“代表性的建筑、周圍的建筑群、形象的概括、細部特征、色彩等。”講述后再觀察,看記憶能力如何。
四、小結:按照教師講授的方法作觀察記憶,只要認真細致地觀察,是能記牢的。表揚觀察記憶好的學生。宣布下節(jié)課,憑記憶畫高樓,看誰畫得好。
第二節(jié) 憑記憶畫高樓
一、檢查學習用品。
二、談觀察感受:看了城市高樓有什么感覺(引導到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感情上
來)?各人談談自己最喜歡的高樓,怎樣畫成一幅畫?
三、學生作畫、教師輔導:各自把自己最喜歡的樓房畫出來,先畫外形,再畫細部,要有高低大小前后的變化,色彩配置要鮮明,想想怎樣運用前面學過的色彩知識。
四、講評:對記憶好的、能表現(xiàn)感受的作業(yè)給予肯定,鼓勵一般的學生努力畫好。
課題:樹葉的排列(工藝) 一課時
教材分析
教材上方的彩色照片,是形狀、色彩不同的樹葉。葉子本身就具備了“對稱”的形式美,把不同形、色的葉子擺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多樣的美感。觀賞后提出這樣的思考問題:用樹葉能否排列出好看的圖案來?下方的四幅學生作品是用樹葉排列而成的圖案,證明了只要掌握排列圖案的知識,便能解決上面提出的問題。
教學重點是排列的形式。通過閱讀學生的四幅作品,可歸納出兩種排列的方法。教學生把樹葉用“對稱式或連續(xù)式”進行排列,可以排成各不相同的圖案,是培養(yǎng)學生設計能力的簡便而有趣的訓練方法。通過玩玩、做做,從中學到美術知識。
教學目的
指導學生體驗大自然中樹葉的形式美;教會學生用對稱式、連續(xù)式的方法以樹葉為單位紋樣,排列成美麗的圖案。
作業(yè)要求
用樹葉作單位紋樣、材料,排列出的圖案骨式(對稱或連續(xù))要鮮明,色彩配搭要
好看。
課前準備
選好有各種樹木的地點作教學場地,備好色紙與漿糊。
教學過程
一、宣布本課學習形式:今天老師帶同學們到大自然中去學習,帶上課本,出發(fā)。
二、講授新課:翻開課本p9,引導學生觀賞各種樹葉的彩照,講讀課文。
1.自然界中有各種樹木,它們美化了自然景色。不同種類的樹木,葉子的形狀也不同,春、夏、秋、冬四季,氣候不同,葉子也隨之改變顏色,使人們得到更多美感。葉子本身的形狀是對稱的,很好看。課本中四幅學生作品都是用不同形狀、色彩的葉子排列成的圖案,多好看,多有趣:我們今天也來學習用葉子排圖案。現(xiàn)在大家去撿落葉,形狀越多樣越好,每種葉子要有六七片。撿到后,教大家排列的方法。
2.教師講演:看課本中學生作品,分析排列方法。a.對稱式,三幅作品都是以中線為軸心,左右兩邊擺上形狀、大小、色彩相同的樹葉,像人體的手腳一樣,這種形式叫對稱式,獨立成幅后很有整齊的裝飾美。b.橫幅的學生作品是二方連續(xù),像花邊一樣,用黑褐色的葉子作折線式的排列,再加一直立的黃葉,形與色都很好看。教師演示:連續(xù)紋樣排列法:①把底紙折為相等的若干格;②確定骨式:散點、直立、斜立、折線等;③選好葉子排列,調整到好看為止;④貼牢完成。對稱式排列法:①找中線(用對折法);②確定上下或左右對稱的形式;②選出葉子排列;④貼牢。
三、布置作業(yè):以四人為一組做一份作業(yè),用樹葉排列成一幅美麗的圖案,用對稱式或連續(xù)式排列均可,排好后要貼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