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一年級完整版)
盆景的欣賞,可以培養高尚的情操,熱愛祖國的錦繡河山,激勵人們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盆景的樹型常見的有10余種:1.直干式,2.斜干式,3.雙干式,4.一頭多于式,5.連根式,6.懸崖式,7.臥盤式,8.露根式,9.叢林式,10.附石式,11.補綴式,12. 自然式等。
盆樹造型要瀟灑自如,不受規則約束,方顯意態天然。
這課以小盆景為題材進行設計,具體說是以“樹”作造型設計。以舊掛歷、舊畫報的彩色紙為材料,用撕紙貼畫的方法作盆景設計練習。“設計”是教學的重點,“盆景”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生疏的,應提供一定數量的盆景藝術作品,指導學生欣賞,以增長知識及豐富他們的生活。講解時要做到語言形象生動易懂,這樣就有“設計”的基礎了。
撕貼的方法不受限制,很自由。優劣在于造型設計,色彩的選擇和配搭。整個畫面應以大塊色表現“景”(樹)和盆的特點。
教學目的
通過盆景欣賞,認識祖國錦繡山河的壯麗,樹木之秀美,從而增強愛國主義的感情。學習用撕紙的方法,設計制作“小盆景”,初步培養設計意識及創造能力。
作業要求
在精心設計出樹型后,選用有彩色州日掛歷、舊畫報紙,用撕紙的方法,制作一幅“小盆景”。要求色彩鮮明、造型美觀、制作精細。
課前準備
盆景圖片若干,舊畫報紙及漿糊等用品。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出示盆景藝術圖片,指導學生欣賞。講述盆景藝術的特色。特別啟發學生觀察樹的造型,根據圖例作樹型的歸類。
二、講授新課:
1.指導學生欣賞教材中的盆景《層同碧浪妙穿波》(露根附石,枝干蒼勁挺拔,葉的團塊分明,形同波浪,大小疏密有致,表現出強勁的生命力,方盆與樹冠的半圓形,對比鮮明,更突出松樹古拙蒼勁的神采)。通過提問(樹頭枝干的大小、角度是怎樣的?樹葉整體像什么?有多少團,各團的形狀有什么不同?似什么形?),使學生對松樹的外形及結構有較深的認識。
接著欣賞三幅學生作品,讓學生講述:各具什么形態?(教師歸納:斜立式、直立式、一頭雙枝式)
教師小結:盆景的樹型類別,概括有:……給學生多種樹型的知識。
2。講解“制作方法”,先看課本中的制作步驟①、⑨、②。教師按自己的設計邊講邊演示,特別要把“設計”講清楚。
三、布置作業:同學們也來設計一幅“小盆景”(撕貼畫)。回想自己見過的美麗的樹,結合學到的知識加以自己的想象,設計一幅好看的樹盆景來。
四、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五、講評:集中學生作業,舉辦“小盆景”展覽,領會自然景色的美感。共同評出最優秀作業。
課題:剪窗花(剪紙) 一課時
教材分析
“窗花”是民間剪紙藝術的一種。流嶺南版美術教案一年級行于我國西北各地,以陜西為著,許多人家的窗戶上都貼有窗花。特別是過年,在窗戶上貼剪紙已成為一種習慣,剪紙成為了點綴品,所以西北人習慣稱它為“窗花”。它的花樣有“鳥獸、蟲魚、花卉、吉祥圖案、適合紋樣”等。既富有畫意,又很有裝飾趣味。因地域不同,南北風格各異,剪紙一般是南秀北挺,均具欣賞性。教材上方的彩色照片,介紹陜西省剪紙能手李秀芳用窗花美化居室的情景。通過介紹使學生知道我國民間藝術歷史悠久,在國際上素負盛名,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教材介紹“窗花的剪法”是剪“花樣子”最簡單、最容易掌握的一種。但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卻是不簡單的。這是教學的重點,教學時要講、演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