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一年級完整版)
2.彩帶的制作:制作步驟按圖講授,演示。
3,制作:根據美化的方案,把全班分若干個小組,每小組負責裝飾一個局部飾物的制作,要使彩帶的形、色、數量都要符合總體方案的要求。特別是彩帶的形與色的設計,要運用已學的知識,開動腦筋,精心制作。
三、制作練習:分小組制作,教師輔導。
四、美化裝飾:按分工,把制作好的飾物裝上。
五、講評:師生共同評價“美化教室”的效果。教師小結,說明美術課可以學到很多美化生活的知識和本領。怎樣才算好的設計制作呢?應該不是摹仿別人的而是自己創造的,制作精細而又美觀的。
課題:蓋高樓(制作) 一課時
教材分析
《蓋高樓》(制作)是在上學期《你能用紙盒堆成什么》的基礎上,有目的地利用廢舊紙盒制作高樓,高樓大廈是學生常見而感興趣的建筑藝術,有生活基礎,難度不算大。任何形狀、大小不同的紙盒,都可以利用。為了設計出新穎的樓房,可以對紙盒做剪裁、組合、堆砌成高樓群。這樣有目的制作較之上學期的任意堆砌,在意識上提高了一步。
課文內有三幅范圖,其中兩幅為學生作品,右上圖是大都市的一座座現代高層建筑,很有氣魄,幢幢大廈聳立其中,直上云霄,在街道上停放了眾多的小轎車,使人感到大城市“車水馬龍”一派繁榮景象。另外兩幅學生制作的模型,一幅是一幢結構較為復雜的高樓,一幅是由三(幢)件高樓組合而成的樓群,制作也工整,構圖有高低錯落的變化,可說是一件很漂亮的制作作品。
在兩件作品中可以看出其設計制作的基本方法:1.選擇不同大小的紙盒,堆砌成高樓(門庭、樓體、頂部、主樓、副樓等是設計考慮的基本單元),擺設到滿意為止。2。對門窗、屋頂、陽臺與門庭等用色紙剪出它的形狀貼在高樓的合適位置,顯示出建筑物造型的特色,通過如此的加工裝飾,便制成有真實感的漂亮的高樓來了。3,可根據設計需要作裁剪、加減、組合,創制出新穎的高樓。
本課的課文與范圖是互相補充的,在教學時要體現出來。
教學目的
教學生利用廢舊紙盒設計制作簡單的立體的高樓造型。
作業要求
制作是設計先行,或根據現成的盒子形狀作設計。高樓制作是立體的,要面面觀,門窗的開向及其裝飾要把握對稱整齊的特征。剪貼切割組合的方法可綜合運用。
課前準備
一、范品,二、舊紙盒、色紙、剪刀、漿糊,三、高樓的(大幅)圖片。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在開放改革年代里,城市、農村的面貌有哪些明顯的變化?高樓與
平房你喜歡哪種?
二、欣賞:出示各種高樓的照片,指導學生欣賞,讓學生對建筑結構特征及形式美有感性的認識;出示高樓造型范品,與圖片作比較,使學生對平面與立體的不同空間有初步認識,轉動模型展示面面觀,并指出造型設計主要做些什么工作。用“怎樣才能建造美麗的高樓”?引入新課。
三、講授新課。
1.理解課文:“紙盒、堆砌、用色紙條貼出門窗”。指導學生觀賞三幅范圖,結合課文領會設計制作的關系,同是用“紙盒、堆砌、裝飾”的方法,由于設計意識不同,作品便會出現“千姿百態”。
2.制作步驟:這些用紙盒堆砌成的“高樓”多有趣、漂亮2它們是怎樣堆砌成的?
①先要設計好“高樓”的形狀,如主體、輔樓的高低大小、門庭、屋頂、門窗、廊柱的形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