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一年級完整版)
②依照設計意圖,找出合適的紙盒堆砌造型。
②外部裝飾:選擇色紙,按門窗的特點剪出來,貼在“高樓”的適當位置,使樓房更加真實美觀。提示學生要大膽設計,發揮創造性,不要模仿。
四、布置作業:用紙盒堆砌制作成一組(幢)高樓,嶺南版美術教案一年級要有高低大小的變化,外形美觀。個人或小組設計制作均可。
五、學生制作,教師輔導:重點在鼓勵獨創。
六、講評:1.讓學生評價“誰的最新穎、美觀”。2.表揚設計制作的優秀者,肯定他的創造精神。
課題:畫高樓(記憶畫) 兩課時
教材分析
前課蓋高樓(制作),學生對高樓的印象是深的,教學本課記憶畫,教師聯系舊知,啟發學生回憶高樓的外形及細部是怎樣的,學生畫一幢高樓不難。如何畫成一幅畫?則在于教師的啟發輔導了。
課文中有兩組范圖——大城市高樓的照片及三幅一組的學生作品,教學時以大城市高樓的照片為內容展開:
1.審美教育:通過指導學生欣賞照片,認識開放改革以來,從城鄉的建設看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社會主義建設取得輝煌成就,充分反映出開放改革政策之正確,體現了人的力量在改造自然中創造了自然美,讓學生受到一次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教育。
2.本課要求學生作“高樓”的記憶畫。教學時,指導學生認真地觀察高樓照片,教會他們用口 的幾何形概括形象的記憶練習,以一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建筑為中心,向四個方向擴展,作整體到局部的觀察記憶。以照片右方的一組高樓群為例,通過談話法指導學生記憶,問:這組高樓群有幾幢?最高的一幢在高樓群中哪一邊?其余四幢的位置(前后左右)、高低大小怎樣?每幢高樓像什么形?樓頂、門窗是怎樣的?像什么形狀?(這種局部的觀察要深入細致)天空、樓房的色彩是怎樣的呢?除了這些問題外,誰看到或感覺到什么有意義的事情?通過有目的的一連串談話,學生的觀察體驗及記憶加深了,要畫記憶畫便不難了。
3.欣賞課文下方的三幅學生作品,使學生知道作品的好處是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作者的審美體驗,我們畫畫也要畫自己的感受。這些學生作品主題鮮明,都能把高樓的前后、大小的關系表現出來,畫面氣魄宏大、色彩鮮明、刻劃精細、構圖飽滿,是優秀的兒童畫。
教學目的
一、通過《畫高樓》(記憶畫)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社會主義建設成就輝煌,從而增強熱愛祖國的感情。
二、指導學生體驗生活,學習形象記憶 的方法,并把記憶中最感興趣的高樓畫出來。
作業要求
重在表現自我感受。高樓群的高低、大 小、前后的關系要清楚,色彩鮮明,,還要有細部的刻劃。構圖要飽滿。
課前準備
1.各種樓房的彩照圖片。
2.用硬紙剪成不同形狀的樓房外形圖若干。
教學過程
第一節觀察體驗
一、引入新課:前一節課我們設計蓋成了高樓,這節課帶同學們去看城市的新貌——高樓,要仔細看、記牢,回來后把它畫出來。
二、觀察體驗。
1.審美教育:遠眺城鎮新貌,問:“是誰用什么把城市裝扮得這么漂亮?為什么會有這樣多的高樓大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2.指導學生觀察記憶:a.先看全貌,感受建設的雄偉氣魄。b.找有代表性的建筑,以它為中心,看前后左右的關系(高低大小)。c.用幾何形作概括記憶,觀看每幢樓的門庭、樓體、頂部是什么形狀,有什么特別的地方。d.仔細觀察高樓的門窗、陽臺各是怎樣的?色彩(含天空、地面)又是怎樣的?每人最感興趣的高樓是哪一幢,更要仔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