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三語文古代詩文閱讀
【答案】第一組選c,第二組選d,第三組選a。
4.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從荀卿學帝王之術。至秦,會莊襄五卒,李斯乃求為秦相文信侯呂不韋舍人;不韋賢之,任以為郎。李斯因以得說,誰秦王曰:“夫以秦之強,大王之賢,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此萬世之一時也。今怠而不急就,諸侯復強,相聚約從,雖有黃帝之賢,不能并也。”秦王乃拜斯為長史。
會韓人鄭國來間秦,以作注溉渠,因而覺。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間于秦耳,請一切遂客。”李斯議亦在逐中。斯乃上書曰:“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苑,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于秦,而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①下面的句子,各有下列何種語法現象
a.使動用法 b.意動用法 c.定語后置 d.雙賓語
(1)不韋賢之,伍以為郎。
(2)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3)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間于秦耳。
【解析】此題考查詞類活用。(1)的“賢”是意動用法;(2)的“強”是使動用法;(3)是定語后置,標志是“者”。
【答案】(1)b (2)a (3)c
②補出下列句子所省略的詞語
(1)雖有黃帝之賢,不能并也。
(2)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間于秦耳。”
(3)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
【解析】此題考查了省略成分。解答此題,學生務必對全句意思有大致了解,然后參照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找出句式上不同之處,省略的再補出來。
【答案】(1)并(之)也;(2)言(于)秦王;(3)民以(之)、國以(之)。
5.閱讀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題。
海瑞,子汝賢,瓊山人。舉鄉試。署南平教諭。遷淳安知縣。布袍脫粟,令老仆藝蔬自給。總督胡宗憲常語人曰:“昨聞海瑞為母壽,市肉二斤矣。”宗憲子過淳安,怒驛吏,倒懸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過母供張。今其行裝盛,必非胡公子。”發橐金數千,納之庫,馳告宗憲,宗憲無以罪。
隆慶元年,徐階為御史齊康所劾,瑞言:“階事先帝,無能救于神仙土木之誤,畏威保位,誠亦有之。然自執政以來,憂勤國事,休休有容,有足多者。康乃甘心鷹犬,博噬善類,其罪又浮于高拱。”人韙其言。
歷兩京左、右通政。三年夏,以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十府。屬吏憚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勢家朱丹其門,聞瑞至,黝之。中人監織造者,為減輿從。瑞銳意興革,請浚吳白茆通流入海,民賴其利,素疾大戶兼并,力摧豪強,撫窮弱。貧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奪還之。徐階罷相里居,按問其家無少貸。下令飆發凌厲,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竄他鄉以避。又裁節郵傳冗貴。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頓,由是怨頗興。已而給事中戴鳳翔劾瑞庇奸民,魚肉縉紳,沽名亂睜,遂改督南京糧儲。瑞撫吳甫半歲。小民聞瑞去,吳泣載道,家繪像祀之。《明史•海瑞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