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三語文古代詩文閱讀
3.在把握要點和中心的基礎上,分析判斷細節。
內容概括必須準確、全面。一是對關鍵性的語句的意思要有正確的理解,二是對言外之意或隱示的信息的揣摩、體味要合理,三是要細致、注意重要的細節。圍繞文意,仔細判斷各選項中的有關細節,才能明辨各項表述的正確與否。要注意細節中是否存在著諸如人物的張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事件雜糅、層次混亂、強加因果、內容上的歸納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無中生有、片面遺漏、強拉硬連、任意拔高等常見錯誤。
4.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加深對文章內容及主旨的理解。
歸納、概括時,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題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釋、文章出處、作者情況等信息,結合學過的有關知識作綜合分析,從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內容。
5.回文查對,將選項中現代文敘述文字與文言原文對應文字比照判斷。
要堅持把選項中諸如事情的發展、因果,人物行為的程度、實效等方面內容,細細從原文詞句中查出核對;努力培養能把題目中用現代漢語敘述的內容,一一迅速地從原文中找出對應內容的能力。分析、評價選項敘述與文中用詞造句的細微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
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教學建議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文言文閱讀考查中的最高層級,它是前面所提訓練的綜合體現,只有準確把握了語句含義,對文章的有關信息進行辨別篩選后,才能對文章的基本內容傾向和作者的觀點態度進行歸納概括并作出客觀正確的評價。
需要注意的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有區別。前者要求將文章中事件本身或道理本身的有關內容分析概括出來,這屬于客觀的東西,著眼于考查歸納概括能力;后者要求在分析歸納文章內容的基礎上,能夠提煉出作者的觀點態度,這屬于作者主觀的東西,考查著眼于分析推理、概括能力上。但在實際考查時,這二者很難截然分開,因為提煉作者觀點態度要建立在對文章內容要點、主旨的分析上,因此將前面復習到的知識融會貫通是完成“分析概括作者觀點態度”的堅實基礎,也可以說是順利完成整篇文言閱讀的必要步驟。
對文中觀點態度進行概括,教師要重點強調以下內容:一是概括的完整性、全面性,作者的觀點態度包含的幾個方面都要概括到,不要以偏概全、丟三落四;二是概括的準確性、恰當性,不夸大,不縮小,不絕對化,恰如其分地進行概括。
問題磁場使用指導
一、使用指導
本欄目選擇一些學生相對感興趣的材料,圍繞考點所涉及的內容設計一些趣味性的題目,引起學生關注,意在讓學生思考之后對本專題的要點有所了解,為后面學習作準備。使用時教師盡可能放手,讓學生知識及能力上的缺陷暴露出來。教師起到點撥相關知識和解題要領的作用。
二、問題磁場
1、閱讀下文,在這個故事中作者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庇新劧鴤髦咴唬骸岸∈洗┚靡蝗。”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不若無聞也。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記載歷史的書)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敝劣跁x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呂氏春秋•察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