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4.師補充人大代表發言的視頻。在看的過程中同學們來思考一個問題:梁季陽委員短短六、七分鐘的發言為什么贏得了四次掌聲?
6.師:報告的確很精彩,連連不斷的掌聲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此次“兩會”上給予我們震撼的不僅僅有樓價,代表們反映的問題還涉及到其他九個熱點問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展示)
8.從這些熱點問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9.小結:我們的國家和社會日益民主化。人民群眾依據法律賦予的權利,通過各種途徑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決策、管理和監督。在社會生活中,我們總能聽到公民的聲音。
【設計意圖:通過模擬兩會聲音的活動體驗,讓學生了解兩會代表參加會議的目的和意義。同時“兩會”的十個熱點問題聚焦,讓學生通過探究和分析了解到兩會代表是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權益,他們要把從人民群眾中得來的信息和要求收集整理后通過人代會傳達給黨中央,他們是在替人民辦事的。】
活動三公民的聲音
1.師:不僅在“兩會”上,而且在社會日常生活中,公民也可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表達心聲。
2.緩解打的難,武漢召開聽證會。(cai出示視頻)
3.討論;在聽證會上我們聽到了什么。
4.學生回答,師提煉總結:我耳靈,我聽到公民(決策會上的的)聲音
5.活動:“我耳靈,我聽到公民 的聲音”。
(1)在黑板上板書活動主題:“我耳靈,我聽到公民 的聲音”。
(2)請學生先在黑板上填空,再講自己課外聽到或收到的公民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具體途徑和事例。教師隨機提煉板書“決策會上的聲音”“建議的聲音”“監督的聲音”
6.師:說一說公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發表自己的言論,公民的言論。
7.討論:聽到公民的聲音,你有什么體會?
8.小結:我們的國家是共和國,共和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共和國的公民通過自己的聲音行使自己的權利,履行建設國家的責任。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調查的交流,讓學生了解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的一些渠道和做法,了解這些做法的意義。引導學生從小公民的角度認識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
板書設計
公民的聲音
決策會上的聲音
建議的聲音
監督的聲音
第三課時
活動一我們也是公民
1.師:前不久南京政府就參加了小學生的一個聽證會。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課件:播放新聞:南京市政府領導參加小學生聽證會)
2.從這個新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生讀“學生建議增加紅綠燈,交管部門及時采納”,思考回答:王娟同學為什么給交管部門寫調查報告與建議?為寫好調查報告和建議,她做了什么?
4.結合這兩個事例,討論:說一說一個小公民可以為社會做些什么,怎么做。
5.小結:雖然我們年齡小,還是學生,但我們也是公民,也有權利、有義務以公民的名義參與社會,為社會獻言獻力獻智慧。
【設計意圖:通過南京市政府領導參加小學生聽證會和王娟給交管部門提建議的事例,讓學生積極樹立公民事實,感受公民的責任,讓學生意識到他們也是公民,也有權利、有義務以公民的名義參與社會,為社會獻言獻力獻智慧。】
活動二活動:“班級聽政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