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10.小結:是啊,對地球的探索是艱辛而無止境的,但我們人類更是偉大的,一直以來人類對地球都進行著艱苦卓越的研究,只要我們有著堅強的毅力和執(zhí)著的精神,我們將會發(fā)現(xiàn)地球更多的奧秘。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由古至今的學習人類探索地球的過程,讓學生感覺到人類對地球的不斷探索,推動自然科學的發(fā)展,逐步去揭開地球神秘面紗。】
活動三 課外拓展
1.人類不斷探索地球,發(fā)現(xiàn)了地球的很多奧秘,但也有很多未解之謎,你們知道有哪些嗎?。
2.小結:地球探索的過程由古至今,由外國到中國,人類一直在努力探尋,地球還有很多的未解之謎,如“失蹤”的大西洲 、北緯30度線上的“死亡區(qū)域” 、羅布泊之謎 、海底金字塔之謎 、消失在太平洋中的古大陸 、古人是否還活在百幕大海底 、日本人談虎色變的死亡之海 、百幕大魔鬼區(qū)域水下早外星人的基地,我相信通過同學們以及以后人類的努力,我們都能找到答案。
【設計意圖:最后結尾可以收集地球未解之謎,給予學生一種展望與期待讓同學們知道人們并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人類對自然、對社會探索無止境,未來靠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板書設計
話說地球
天圓地方
球體
第二課時
活動一 合作探究,知道地球地貌
1.師:我們現(xiàn)在都知道地球是一個藍色的橢圓形大球,出示多媒體(沒有經緯線標識的地球)看一看,想一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海洋與陸地從顏色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課件出示"海陸面積比較圖"。師:地球表面大約有70%的地方被海洋覆蓋,而高出海平面的陸地只占了地球表面積的約30%。所以我們的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組成。
3.師:除了藍色還有什么顏色?分別代表什么?
【設計意圖:教學中,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討論中,讓孩子們明白地球海陸分布的特點是:“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活動二 了解七大洲、四大洋。
1.師:出示地球儀,除了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的七分海洋,三分陸地,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根據(jù)學生發(fā)現(xiàn)穿插經緯線的定義,作用等)
2.師:地殼的運動導致板塊的分裂,根據(jù)不同的板塊分成了大洲,在研究地球時,為了方便找到論述它們的位置,于是產生了以上的名詞,并非地球本身所具有,這也利于人們對地球的不斷研究與探索。
3.師:全球分成了七大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七大洲,你能在地球以上找到它們嗎?課件出示:東西半球圖。師逐個點擊七大洲
4.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它們的名字,并說說你們從地圖上顯示的地形發(fā)現(xiàn)了什么?(相機補充:非洲有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大洋州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它就是由許多島嶼組成的;南北美洲就像一對姐妹緊緊相連在一起,人們通常把它們稱為美洲;亞洲有世界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南極洲的視頻。)來到亞洲你會想到什么?
5.出示平原地形圖,學生通過討論,小組派出代表圖文介紹平原地形時,可以結合我們的家鄉(xiāng)說說他感受到的這一地形的特征。(一馬平川)
6.師:通過我們的探究發(fā)現(xiàn),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全洲面積的四分之三,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看來,各個洲都有自己的特點。甚至每一個小的地形區(qū)域都有他們各自的特點,地球的表面可真豐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