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板書設計:
生活在不同的國度
埃及 金字塔 尼羅河 撒哈拉沙漠 (非洲)
( ) ( )( ) ( )
( ) ( )( ) ( )
9 異域采風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課《異域采風》。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社會生活環境看,孩子們從小生活在國內上,對于本國的節日、服飾、飲食等生活習俗以及傳統節日的文化特點通過旅游、媒體、教科書等方式都有一些接觸和了解。但絕大多數學生還沒有出國實地接觸異域風土人情的機會,但是他們渴望了解外面的未知的世界。
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分析,由于地域的差別,民族性格特色等原因,我們國家的孩子們難以從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人們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等方面入手感受其他國家博大精深的文化特點。
因此,本課針對上述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各國的節日、服飾飲食和禮儀等生活習俗。教學難點是:在對各國的節日、服飾飲食和禮儀等生活習俗的了解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體驗從中折射出的各國不同的文化特點,學會理解和尊重其它國家的文化。
在突破重難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本課的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一定的距離,為此,教材在呈現方式上注意了從現實生活情境走進間接生活情境中,盡量以學生的視角去認識、觀察和思考問題。學習中安排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去引導學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注意培養學生調查探究的能力。
設計思路
根據課程標準,針對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出發,巧妙設計。如在認識三個節日時,教師分別采用了“節日探秘”“節日競猜”“節日狂歡”三個板塊,在這三個環節中,師生對話、生生互動,有介紹、有問答、有表演、有體驗,使學生始終在飽滿的精神狀態下,在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經歷了一個愉快的學習過程。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經驗,逐步提高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區的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了解不同的國家、不同民族節日的知識,幫助同學認識世界,認識生活。
知識目標: 了解各國的節日、服飾飲食和禮儀等生活習俗。
能力目標:初步學會辯證地認識事物,學會分析辨別、汲取他人長處。培養學生表演能力、收集、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問題思考和探究的習慣,激活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了解各國的節日、服飾飲食和禮儀等生活習俗。
教學難點
讓學生體驗和感受世界文化的博大、差異以及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