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表演和情景問答,讓學生在歡笑聲中了解文化的差異會引起溝通的障礙,待人處世方式也會不同,從而要加強雙方的理解和尊重。】
板書設計
入鄉隨俗
見面禮
送禮 收禮
談話禮
10.《尋訪偉大的古代文明》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十課《尋訪偉大的古代文明》。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社會生活環境看,對于古代文明留給現代社會的標志性遺跡或遺物,是有所了解,或耳熟能詳,如一提到埃及,關于金字塔及木乃伊等,都能說上一些,但是除個別學生有興趣外,多數學生對古代文明中的智慧和神奇深入了解不多。
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分析,學生都喜歡探究神秘的內容,六年級學生也有探究的條件,如相關書籍及網絡上都能搜集到大量的資料,學生也有一定的整理的能力。
因此,本課針對上述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知道古埃及、古希臘文明的主要成就。教學難點是:探索文明古國產生與自然環境,尤其是與大河之間的關系。
在突破重難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古代文明在許多方面都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一方面是注意在學習內容上忌求多求全,蜻蜓點水,所得有限,另一方面,注意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引導學生能就自己感興趣的方面作深入了解,在探討的過程中,相互促進相互學習。教師牢牢把握住興趣這根線索。通過諸如“金字塔在什么神奇的地方,還有哪些謎團至今人類還未解開”等問題,調動和指導好學生的探究學習。
設計思路
品德課程中的歷史教學要關注學生歷史知識的習得,還要建構這些知識的品德意義。本課教學緊緊抓住“偉大”這個題眼,以“神奇”為線索,引導學生探究古代文明遺跡及遺物神奇之處,體會文明也就是人類的智慧的結晶。這種智慧影響整個人類發展的軌跡,即使到現代社會仍然充滿意義,我們在欣賞這些文明,也在學習這些文明,心中充滿崇敬之情。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欽佩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希臘文明的主要成就,感受古代勞動人民非凡的創造力。
能力目標:掌握從多種途徑了解人類文明成就等事物的方法,具有探究人類文明成就的濃厚興趣。養成愿意傾聽他人意見、樂于和同伴交流看法、達成共識的習慣。
知識目標:根據學習需要,自主選擇學習內容,了解古巴比倫文明。探索文明古國產生與自然環境,尤其是與大河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
知道古埃及、古希臘文明的主要成就。
教學難點
探索文明古國產生與自然環境,尤其是與大河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搜集古埃及及希臘文明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料,指導學生完成資料搜集與整理
學生準備:利用圖書及網絡對古埃及等文明古國、以及希臘文明感興趣的問題作專項搜集及介紹。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74-p76 p79-p81內容,話題為“文明古國的瑕想”“愛琴海上的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