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2)看孩子日記,追查孩子的電話、短信,甚至盯梢、跟蹤……也許由于太關心孩子,中國的父母會采取一些極端手法,少數教師亦采取類似做法管理學生。
3)班主任王老師懷疑玲玲有早戀傾向,為制止這種行為,便當眾翻玲玲的書包,強迫她交出日記讓老師閱讀,將部分日記和信件的內容在班上公布。
2.學生活動支招。
4.課外拓展:成長是需要秘密的──留給孩子一份獨立的心靈空間
師:聽到這封信,你有什么想說的嗎?你能想到哪些好的方法處理這些問題嗎?
【設計意圖:通過做“我來支招”活動,幫助學生知道社會生活中有些行為是侵犯公民基本權利的,每個人都要學會保護自己的權利,并尊重他人的權利。】
活動三法律的制約
學生在小組內和同學交流法律“制約”青少年的案例,如禁止未成年人出入網吧等。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法律“制約”青少年的案例讓學生明白法律保護我們,但法律有時又會限制我們的“自由”。】
板書設計
法律保護我
法律 保護 我們的合法權利
法律 有時也會限制 我們的一些“自由”
第三課時
活動一 談話導入
1.師:人是社會中的人。作為社會中的一個人,你希望社會是什么樣子的?
2.小結:我們最希望的當然是社會能夠文明幸福美好,而社會要實現文明幸福美好就要有基本的社會秩序。為了規范社會秩序,你能針對全社會的人制定幾條管理制度嗎?
【設計意圖:及時抓住學生的已有認知,挖掘有利因素,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幫助學生了解守法的社會意義】
活動二 了解我們的義務:
1.小組商定“社會管理制度”,再集體交流,并說說為什么制定這些社會管理制度。
2.師:其實,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我們,也代表全國人民制定了我們國家各方面的規范管理制度,這就是法律。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遵守法律是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義務
3.請學生說說什么是“義務”
【設計意圖:及時抓住學生的已有認知,挖掘有利因素,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讓學生明白我們的基本義務。】
活動三 法官說法
1.讀教科書第41頁中“案例”。
2.補充故事:想象吳威攜帶鞭炮乘車的可能后果和危害。
3.法官說法:說說吳威違反了哪一條法律,他為什么會違反法律規定。
4.討論交流:別人不會發現或我們年紀小就能做違法的事嗎?我們想做一件事而法律不允許,該怎么辦?
5.讀“法官說”,談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做“小法官”活動,幫助學生知道社會生活中違法會給社會造成危害,知道任何違法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活動四 大家說法大家聽
1.用自己知道的事例說一說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2.看教科書42頁圖片內容,再講自己知道的法律規定的公民義務,并說說履行這些義務改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