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討論和多媒體的展示,讓學生了解到兩極探險會遇到的困難和科學家們執著的精神】
活動三信息交流。
1.師:北極和南極是探索自然界本來面目,研究地球過去、現在、和將來最理想的天然實驗室。盡管充滿了艱難和危險甚至犧牲,卻阻擋不住人類探索的步伐。
2.師:你還知道哪些探索南極和北極的故事呢?推選優秀代表講講他收集到的故事,進一步感受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與探索的艱辛與執著。
【設計意圖:通過講故事和討論的形式,讓學生深刻感受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與探索的艱辛與執著,并激發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板書設計
干燥之極
到兩極去探險 風暴之極
寒冷之極
艱辛 執著——目的?
8.《地球上的人們》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地球上的人們》。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社會生活環境來看,他們生活在一個開放的時代,接觸世界的機會比較多。尤其是今年在上海召開的世博會,更為學生提供了了解世界的機會。為他們成為一個有國際視野的中國人打下良好的基礎。
從學生的認知程度和心理特點來看,他們畢竟只有十一、二歲,這一課的教學內容對于他們而言是不熟悉的,尤其是后兩個話題,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是陌生的。但他們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有一定的學習能力,統計結果也表明現在電腦在每個家庭基本普及。
因此,根據上述學情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了解人的種類,語言的種類,知道我國的鄰國,初步了解這些國家的特色。教學難點定為:明確世界上的人都是平等的,學會理解和尊重,初步具有開放的國際意識,知道社會生活中不同國家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學習抓住特色了解和介紹一個國家的方法。
在突破重難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通過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收集、處理資料,來突破教學重點,借助補充資料,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來突破難點。
設計思路
1.聯系學生的生活,從他們最熟悉的話題入手,以英語這個熟悉的語種為代表,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探究學習,了解人種多樣,語言多樣。
2.適當調整教材順序,讓教材為學生服務。書中第三課話題“生活在不同的國度”涵蓋了第四個話題“我們的鄰居”中的一部分,所以我想應該先讓學生先了解“我們的鄰居”,通過了解我們周邊的國家,學習抓住特點了解國家的方法,也為學生了解“生活在不同的國度”打下基礎。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學會收集和處理信息,主動探究知識。特別是 “生活在不同的國度”和“我們的鄰居”這兩個話題的教學。
4.教學中,通過多種教學活動——談話交流、觀察比較、填寫表格、小組討論、交流名人資料、小組競賽、猜一猜、做一做等等,盡可能的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明確世界上的人都是平等的,學會理解和尊重,初步具有開放的國際意識。
能力目標:養成收集、處理信息的習慣,學會與同學合作交流。學習抓住特色了解和介紹一個國家的方法,并能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