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
德國浪漫主義文學家的主要代表是海涅。其早期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風格,例如《詩集》、《旅行記》等。他的代表作是政治抒情長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該詩描寫了當時德國的現實,涉及社會各個層面,同時,作者又不時地在現實與幻想的夢境間跳躍,幻想與現實如水乳交融,折射出作者對美好理想的熱望和追求。
第二目“現實主義文學”。繼浪漫主義文學之后,于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出現在歐美并開始占主導地位的資產階級文藝思潮,現實主義以具體反映現實生活,暴露社會黑暗為特征。因此,它又被稱為“批判現實主義”。
(1)歐美現實主義文學產生的社會背景、主要特點
工業革命在西歐開展以后,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漸暴露,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揭露批判社會黑暗的現實主義文學逐漸發展為文學的主流。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特點是:第一,強調真實具體地描寫現實生活,詳盡分析人類行為互相沖突的趨勢,著力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第二,以長篇小說作為主要形式,使長篇小說的創作空前繁榮。
(2)歐美現實主義文學家和代表作
巴爾扎克是法國19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的偉大代表,恩格斯稱他為偉大的現實主義大師。他經歷了拿破侖的興衰、波旁王朝的復辟和七月王朝三個時期,對現實關系的深刻理解和創作素材的豐厚積累,為他現實主義小說的創作奠定了生活基礎。他所創作的系列小說《人間喜劇》以現實主義手法,淋漓盡致地揭露了資產階級的自私、貪婪、狡詐和虛偽,真實描繪了法國社會生活。在《人間喜劇》中以《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等最著名。《歐也妮•葛朗臺》(1883年)是巴爾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其主人公葛朗臺是一個資產階級暴發戶的典型。小說通過葛朗臺的發家史及其女兒歐也妮•葛朗臺的愛情、婚姻悲劇,深刻而生動地揭示了19世紀初期法國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高老頭》以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巴黎社會為背景,以伏蓋公寓(高里奧老頭的寓所)和鮑賽昂夫人的客廳為舞臺,描繪了貴族子弟拉斯蒂涅墮落的經歷和高老頭被女兒遺棄的悲劇。小說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金錢勢力的罪惡和道德的淪喪,形象地反映了貴族階級必然沒落的歷史命運,從而表現了復辟時期法國社會的時代特征和社會風貌。
英國現實主義文學作家狄更斯。狄更斯出身貧困,十分熟悉英國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情節細膩感人,人物個性鮮明生動,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大衛•科波菲爾》是作者的自傳體小說,是他最喜愛的作品,也是公認的他的代表作。在這部小說中,不僅可以全面地了解大衛曲折艱辛的身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他的一生道路了解19世紀上半期英國的社會現實。
俄國現實主義作家普希金的詩體長篇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奠定了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基礎。果戈理是俄國文學從模仿走向獨創的第一人,其代表作《死魂靈》。列夫•托爾斯泰的創作將現實主義文學推向高峰,對世界文學的發展也產生了巨大影響。其不朽名著《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本目最后一段介紹了丹麥作家安徒生,挪威作家易卜生和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及他們的代表作,旨在開闊學生的視野,并肯定了這些文學家在世界文學史上的應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