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
哥雅與《槍殺馬德里市民》
哥雅(1746—1828),西班牙畫家。18xx年拿破侖軍隊入侵西班牙,人民奮起反抗。哥雅滿懷激情地創作了《槍殺馬德里市民》(18xx年)等作品,如他所言“用自己的畫筆使反抗歐洲暴君的這次偉大而英勇的光榮起義永垂不朽”。這幅作品也成為美術史上反抗民族壓迫,控訴侵略戰爭的力作之一!稑寶ⅠR德里市民》表現的情節是:深夜,在馬德里皇宮附近的太子山旁,法國士兵處決被他們抓來的起義者。其中有神父、僧人、市民和農民們。他們表現出憤怒、不屈和仇恨,也表現出面臨死亡的驚恐和哀痛。一個對著槍口的白衣起義者,像受難的耶穌基督一樣,把雙臂伸開。畫家用開放而簡練的筆法,有力地表現出反抗暴力壓迫的百姓黎民在臨終前的豐富的人性。而他們的對方,則是一排看不見人臉的“殺人機器”。從地面上的方形燈里,射出慘白的光線,反襯出天色的黑暗和環境的陰冷。哥雅以深厚的同情與憤怒,忠實地再現了暗無天日的年代里那場駭人的暴行。
現實主義美術
1848年以后,浪漫主義美術逐漸失去了生命活力,現實主義美術逐漸成為文藝舞臺的主角;它既反對僵化了的古典主義,也反對粉飾現實、追求抽象理想的浪漫主義;它主張藝術應該從實際出發,揭示社會生活的本質。十九世紀法國繪畫中的現實主義,可以追溯到十六、十七世紀的卡拉瓦喬和荷蘭畫家們。十八世紀的夏爾丹,也是這一派別的先驅。到十九世紀,在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大衛和浪漫主義的領袖德拉克羅瓦的創作中,也可以看到現實主義。然而作為一個藝術運動,它在十九世紀中期前后才逐漸形成,并在理論上得到了肯定。生活為主要任務。現實主義畫家和他們的擁護者,一切強調現實,對粉飾現實的虛假進行了斗爭。如庫爾貝的《浴女》及其他一些作品,他所選用的模特完全體現了另一種美學概念,樹立了另一種美的標準。
庫爾貝是人們公認的現實主義的領袖。他在1855年曾發表過著名的《現實主義宣言》,聲稱“要像我所見到的那樣如實地表現出我那個時代的風俗、思想和它的面貌……創造活的藝術,這就是我的目的”。他公開主張藝術要描寫當代現實生活,他對藝術中陳腐的題材和清規戒律進行了挑戰。庫爾貝意志堅強,不屈不撓,堅持現實主義創作的信念,他曾驕傲地宣稱:“現實主義就其本質來說是民主的藝術!睅鞝栘惏炎约旱膭撟骰顒雍头▏母锩\動聯系在一起,是一位有很大影響和成就的藝術家。現實主義藝術家們的創作,擴大了藝術作品題材和體裁的范圍,把歷來不屑一顧的勞動者,在藝術創作中給予一定的地位。在表現技巧上也得到了提高,特別在風景畫中對光線和空間感的表達進行了富有成果的探索。19世紀的現實主義運動,是法國文藝史上光輝的篇章,同時它對19世紀歐洲各國的文藝運動,也有深遠的影響,開辟了民主藝術的新階段。
列賓
列賓(1844—1930),偉大的俄羅斯畫家。1894年任圣彼得堡學院歷史畫教授。《托爾斯泰像》《意外的歸來》《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等都是其代表作。列賓藝術風格嚴謹寫實。平時,他常把友人作為模特兒,畫了大量的素描作品。據說,他的鄰居中有一個出名的潑婦,經常在他畫畫時吵個沒完。有一次,列賓正在為一個鄰居畫肖像,偏巧那潑婦也擠過來湊熱鬧,看著看著,她覺得列賓畫得實在太好了,就咧著大嘴說:“能不能也給我畫一幅啊?”“好!”列賓很爽快地答應了她的要求。只一會兒功夫,列賓就當眾給那潑婦畫好了像!芭!太像了!”圍觀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哄笑起來。原來列賓把那潑婦罵街時的難看的模樣,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當這位女鄰居看到自己這樣一副尊容后,也大吃一驚,“太可怕了!太可怕了!原來我一直是這個面孔。∥乙院笤僖膊涣R人了!”列賓真誠地說:“語言是心靈的窗戶,心靈美了,語言也自然會美的。到那時,你的肖像肯定會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