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教案全集
1.《春天,你好》
學情分析
地處四季分明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學生對春天的氣候特點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鑒于這一地域特點,我布置孩子們完成一項特殊的家庭作業,請孩子們課前到大自然中尋找春天。通過課前活動,孩子們和春天、大自然有了一次親密接觸,并獲得了一些真實的感知與體驗。
根據一年級孩子們的認知水平,結合這節課的活動特點,本課的重點是充分感受春天的美,體驗春天到來的愉快和親近大自然的樂趣。觀察春天的主要特征,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種變化,了解春天常見的動植物。難點是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力、感受力和欣賞大自然的能力。
在突破重難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遵循“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習做人”的這一課程理念,在教學中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全方位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激發學生表現的欲望,從而引導學生用最喜歡的方式把自己對春天的理解和感悟表現出來。
設計思路
大自然是人類最親密的朋友,活動《春天,你好》是讓學生能通過觀察春天的天氣、植物等的變化,感受春天的季節特征,引導學生感受欣賞春天大自然的清新美麗和多姿多彩,發現春天的生機與活力,了解春天的季節特征和自然常識,進而引導學生愉快積極、健康安全的生活。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活動:
第一課時:
(1)看一看,說一說
(2)找一找,說一說
(3)聽一聽,編一編
第二課時:
(1)看一看,猜一猜
(2)想一想,做一做
(3)讀一讀,演一演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充分感受春天的美,體驗春天到來的愉快和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行為與習慣:懂得賞春活動應有的文明行為,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知識與技能:1.觀察春天的主要特征,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種變化。2.了解春天常見的動植物。
教學重點
充分感受春天的美,體驗春天到來的愉快和親近大自然的樂趣。觀察春天的主要特征,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種變化。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力、感受力和欣賞大自然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圖片資料、空白展板一個。
2.學生準備:
(1)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自己生活的社區或附近公園里找春天,記錄春天的特征。
(2)搜集反應春天特征的圖片或照片。
(3)搜集反應春天的歌曲或古詩。
(4)準備彩筆、紙和剪紙工具。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2-p3頁內容,話題為“春天到了”。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4-p5頁內容,話題為“誰聽到了春姑娘的呼喚… …”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春天到了
活動一看一看,說一說
(出示課件:春天的景色)
師: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從這幅圖你想到了什么?
小結:是啊,春天到了!我們伴著花兒的芳香,鳥兒的歌聲,伸出小手跟春天打個招呼吧!春天,你好!(板書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