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教案全集
因此,本課針對上述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了解換牙與牙齒保健的一些常識,培養愛清潔、講衛生的習慣。教學難點是: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
設計思路
本課設計旨在通過教師引導,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密切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以兒童喜聞樂見的游戲活動來組織教學,讓學生在一種自然、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獲取知識。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通過活動體驗,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正確的刷牙方法有利于健康成長,體驗健康潔白的牙齒給人帶來的快樂與美感,克服牙齒檢查與治療帶來的恐懼心理。
行為與習慣:通過實際操作和討論交流,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正確的刷牙習慣和護牙習慣。
知識與技能:通過經驗交流,了解換牙和牙齒保健的相關知識,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過程與方法:課前了解學生換牙情況,現場調查,讓學生自己講換牙的故事,交流換牙的感受,創設情境,模擬教具調動學生情趣。
教學重點
了解換牙與牙齒保健的一些常識,培養愛清潔,講衛生的習慣。
教學難點
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牙具模型、牙刷、《刷牙歌》光碟、一次性杯子、餅干、水、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牙刷一把、小鏡子一面、透明口杯、水、向爺爺奶奶做調查。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23頁內容,話題為“我換牙了”。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24-25頁內容,課題為“牙齒白又亮”。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 觀察體驗
1.小組內互相看一看,哪些小朋友的牙齒掉了?數一數,掉了幾顆,長出了幾顆?
2.指名說說掉牙時你的心理想法是怎樣?
3.師小結:當人長到5、6歲的時候就開始換牙了,這說明同學們長大了,所以大家換牙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
【設計意圖:讓全班學生分組互相查看小朋友掉牙的顆數,統計換牙的人數,課程資源來源于本班學生,課上的調查統計,加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學生交流掉牙時的心里想法,就是讓學生說出換牙時的感受。可能有高興的、害怕的、煩惱的,讓學生通過自身經驗交流,感悟到換牙帶來的喜悅或煩惱,并能把這種感受與他人分享。】
活動二 認識乳牙和恒牙
1.學生交流課前調查的情況(詢問調查爺爺、奶奶他們現有的牙齒情況),簡單說明原因。
2.兩位學生分別扮演東東和蘭蘭,表演p23東東和蘭蘭的對話圖的情景。
3.多媒體出示牙博士說的那一段話:“別怕,你們掉的……那可就長不出新牙了。”
4.聽了牙博士的介紹,大家知道了什么?
5.師小結:同學們掉的是乳牙,過段時間會長出新的牙齒即恒牙,爺爺奶奶掉的是恒牙,掉了可就長不出新牙了。
【設計意圖:讓學生課前調查爺爺、奶奶現有的牙齒情況,懂得乳牙掉了,恒牙慢慢會從里面長出來,不過必須有正確的保護方法,如果恒牙掉了,那可就長不出新牙了等知識。】